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关键生态因子,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甚至地理分布。 全球气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09-06 18:28:56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关键生态因子,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甚至地理分布。 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降水模式的变化将导致植物被迫适应频繁的干湿交替胁迫。环境中水分过量或缺乏都会诱发植物一系列功能系统的紊乱。甚至称这种非生物胁迫为为一种蔓延的灾难。 由于大多数地区都朝着气候干暖化的趋势演变,使得干旱胁迫研究已较为广泛和深入,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植株的总生物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株高会受到抑制,叶片的生物量和功能会受到限制或抑制。 而关于高水条件下植物的可塑性研究却较为零散,有研究表明,高水条件会导致植物叶片衰老和黄化,叶绿素降解、叶片气孔关闭,最终使光合效率受到制约;同时,过高的饱和水使得土壤中氧气的可用性受到极大限制,致使根系呼吸所需的能量短缺,根活性下降植株的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运输受到制约,植株的生长受阻。 尽管大多数植物在水涝或干旱条件下表现不佳,但它们可以通过调整各种策略来适应环境胁迫损害。 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中,基岩裸露严重,地上水很容易渗漏到地下,植物也常常遭受偶然性或临时性的干旱胁迫;但是在集中降雨之后,短时期内又形成相对较湿的多水环境,且发生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 这就意味着该生境物种更需要具备长期适应这种土壤水分时间异质性变化的能力和策略。基于喀斯特水分高度时空异质性背景下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关于喀斯特生境植物适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对干旱、高钙的响应,以及关于植物适应小生境空间异质性的初步探索,关于喀斯特生境植物如何适应喀斯特生境养分的时间异质性的研究非常欠缺。 两种密度条件下单性木兰根生物量随时间推移(处理次数增多)逐渐积累,后期的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前期。 不同密度下的 T1 至 T3 时期,时间异质性组和对照组差距不明显,T4 至 T6 时期后时间异质性组和对照组差距越来越明显;不同密度下的根生物量均在 T4 时期有显著增长。 根系生物量在响应前 2 次干旱时,根干物质增加不明显,在经历 3 次湿润后,根干物质积累越来越明显。实验后期结果显示:高密度竞争促进根系生物量值的积累,水分时间异质性促进根系生物量值的积累。 不同密度下茎生物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图 2-2 C/D),不同度下时间异质性组茎生物量在 T4、T5 时期有 2 个明显的转折点,总体呈上升趋势;低密度下时间异质性组茎生物量在 T3、T4、T5 有 3 个明显的转折点,总体呈上升趋势。 茎生物量在经历 3 次干旱后,最后一次干旱处理后干物质积累明显,但对照组更为明显;在经历 3 次湿润后,最后一次湿润处理后的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低密度下茎生物量在 T6 时期是对照组大于时间异质性组,而高密度的则相反。 实验结果显示:密度的高低对茎生物量值的高低没有显著影响,水分时间异质性对茎生物量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 不同密度下单性木兰叶生物量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低密度下单性木兰叶生物量曲线上升平稳,在 T4 时期有一个明显转折点;而高密度下单性木兰时间异质性生物量曲线有多个转折点,高密度虽然总体上在增长,但 T2、T5 时期却出现了负增长。 实验结果显示:高密度条件下水分时间异质性对叶生物量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实验后期,低密度条件下叶生物量值较高密度条件高,水分时间异质性在低密度条件下促进叶生物量值的积累。

0 阅读:7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