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来大陆发展芯片,他放弃了世界第一大芯片制造商的10%股份,舍弃了在台湾的公司,甚至退出台湾籍,几经艰辛终于建立起中国的芯片行业。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芯片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位名叫张汝京的台湾青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毅然放弃了在全球芯片巨头大公司的高管职位和优厚待遇,孤身一人踏上了投身祖国大陆芯片事业的创业之路。 张汝京出生于台湾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张锡纶曾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冶金专家,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国家的军工生产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内战爆发后,张锡纶举家迁往台湾,但骨子里始终对祖国怀有一份深沉的眷恋之情。 受祖辈的熏陶,张汝京从小就树立了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他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大学获得了工程科学硕士和南卫理工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公司工作。 就在事业巅峰之时,他的父亲张锡纶问了他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回祖国建厂,为祖国效力?"父亲的这番话,犹如一声惊雷在张汝京心中炸响。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自己在美国拥有令人羡煞的工作和生活,但祖国大陆的芯片事业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一名炎黄子孙,难道不应为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吗?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张汝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大公司的高管职位和股票期权,毅然回到祖国大陆创办芯片企业。在张汝京看来,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尊严相比,个人的荣华富贵又算得了什么。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张汝京虽然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在大陆创办芯片企业,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台湾当局的百般阻挠。由于两岸意识形态的对立,台湾视张汝京的大陆创业为"叛逃",多次派人威胁利诱,要求他放弃在大陆的芯片事业,并交纳巨额"罚款"。 面对台湾当局的步步紧逼,张汝京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更加彻底的反制措施。他断然放弃了自己在大公司所持有的10%的股份,并宣布退出台湾户籍,以示在大陆创业的决心。此举虽然让张汝京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同时也赢得了大陆同胞的广泛赞誉,被誉为"芯片界的革命者"。 2000年,幻想着对祖国芯片事业美好的期望,张汝京在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肩负着打造中国芯片航母的使命,张汝京披荆斩棘,带领中芯国际快速成长。仅用三年时间,他就在上海建成了6条先进的芯片生产线,芯片制造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凭借务实高效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工艺,中芯国际迅速崛起为中国大陆芯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然而,中芯国际的快速发展,却引起了大等企业的忌惮和打压。大先后以商业机密泄露等莫须有的罪名,对中芯国际提起诉讼,并逼迫张汝京辞去公司高管职务。面对竞争对手的百般阻挠,张汝京没有气馁,而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芯片事业中。他深知,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注定荆棘密布,但只要能为祖国的芯片事业贡献绵薄之力,再大的艰辛也在所不辞。 如今,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国。这其中,离不开张汝京等一批芯片先驱者的奋斗和奉献。他们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谱写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壮丽篇章。 张汝京虽然已经从中芯国际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他向建设祖国芯片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先后创办了多家芯片企业,致力于攻克芯片制造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正是有了张汝京这样的芯片报国者,有了千千万万个为祖国奉献青春和汗水的科技工作者,中国的芯片事业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张汝京的人生经历,堪称是中国芯片人的一个缩影。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奋斗意志,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更多像张汝京一样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时代先锋,以"自主创新、爱国奉献"的情怀,推动中国芯片产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早日实现"制芯"强国的伟大梦想。 信息源:长江商报——张汝京四次创业助造“中国芯” 中芯国际跻身全球第四盈利年超百亿2023-06-05
为了来大陆发展芯片,他放弃了世界第一大芯片制造商的10%股份,舍弃了在台湾的公司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06-20 18:33:13
0
阅读:2488
大王
[玫瑰][玫瑰][玫瑰]
行者孙
向爱国芯片科学家企业家张汝京先生致敬!
路人乙
佩服佩服[点赞]
4013555
爱國英雄
割肉大师的GPT开裆裤
注定被历史所铭记的民族风云人物
8837569
说他是民族英雄都不为过吧。
奔流
科技报国。
不断学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