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词”也被称为词的诗化。叶嘉莹认为词的诗化“就是诗人用抒情言志这样的写法来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09-03 21:28:57

“以诗为词”也被称为词的诗化。叶嘉莹认为词的诗化“就是诗人用抒情言志这样的写法来写词”。研究者们根据材料,尽可能对这一次史学案给出客观清晰的定义。 总的来说,“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题材和创作技巧移植到词中。本文将从援引典故、议论、言志方面阐述秦观的“以诗为词”。       用典,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技巧。合理地援引典故,可扩大诗歌的容量,充盈诗歌的内涵,使诗歌语言典雅凝练。 李清照在《词论》中评价秦观词“专注情致,而少故实”,她的评价多被后人所附和,秦观词就给世人留下少典故的刻板印象。 实际上,翻看其词可以看出秦观在词中援引了相当数量的典故。       秦观现存词作共有101篇,用典的有73篇,且语典的使用多于事典。秦观大量化用杜牧、白居易、李商隐等唐人诗句。 如“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满庭芳》“山抹微云”)、“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风流子》“东风吹碧草”)、“料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浣溪沙》“脚上鞋儿四寸罗”)等。 此外,秦观《调笑令》十首以典为词,每首咏一事,演绎了王昭君、乐昌公主等十位唐传奇或历史上著名女子的爱情故事。       秦观在词中还能语典、事典兼用,融入词作了无痕迹。 如《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此词上阕写崔徽容貌,下阕写作者观画的感受。     秦观并未直接刻画崔徽惊鸿绝艳的外貌,而是用《登徒子好色赋》的典故把崔徽比作窥探宋玉的东邻女,体现了崔徽的美丽动人,又暗合了崔徽对裴敬中大胆直白的追求、真挚热烈的感情和最终爱而不得的悲剧。 下阕“任是无情也动人”直用罗隐《牡丹诗》中原句,突出了崔徽的美貌给人观感上的冲击,即使面 前只是一幅冰冷的画像,透过画像作者也能与几百年前的崔徽暗通款曲,感受画中人对裴敬中以死相 随的痴情。此词兼用事典和语典,可见秦观成熟的用典技巧。     秦观选择典故时能有所考量,精择用之。 《秦少游年谱长编》绍圣四年条载:“春二月,先生在郴州,有诏移横州编管。”是时少游刚在郴州安定下来,又接到自己被编管横州的诏令,接连的政治迫害使少游身心俱疲、凄苦绝望。 “桃源望断无寻处”中“桃源”一词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将自己设想的没有硝烟、远离纷争的桃花源定在了湖南武陵郡,当词人被贬至湖南时,内心不免受到陶渊明的感染,他借“桃源”典故表达自己试图寻找一个心灵栖息之所。 “望断”二字可见少游希冀的破灭。   下阕“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首句用《荆州记》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一事,指友人的通信。下句见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指家书。 后接“砌成此恨无重数”,使离恨形象化,传递出词人对命运声情凄厉的控诉。本词三处用典完美融入词境,浑化无迹,可见秦观对于典故的精心选择。

0 阅读:5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