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书,指出世界水平接近极限,不久绝对会有一场硬仗,因身患绝症力不从心的他,一句话让人泪如雨下!
1986年,邓稼先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
当时的众人只知道邓老因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其余的一概不知。
听着好像此时的邓稼先在医院休养,但没有人能想到她究竟在经历着什么。
3月14日,病房中的邓老因为直肠癌刚动完手术,所以此时正经受着难忍的疼痛,一刻也动弹不得。
但这老英雄硬是要与病魔和那“疼痛小鬼”斗争到底。
他接下来的一幕实在是让人动容。
因为无法坐在椅子上,但现在的他又急需手写一封信,所以他竟然直接找了一个轮胎过来。
只见他紧咬嘴唇,满脸抽搐地一点一点挪到了轮胎的内胎边上,随后竟然直接坐在坐在内台上。
此时的他额头上汗珠已经一滴滴地向下掉,他没有停住行动,只是稍微缓一下。
紧接着他用尽全身力气握紧钢笔,颤抖地开始写信。
就这一封信,邓老写写停停,通过多次与疼痛作斗争后终于完成。
看到邓老此时的模样,大家一定非常好奇这究竟是多么重要的一封信,竟然让邓老在如此痛苦的情况下还执意要写。
根据邓稼先对国家所作出的贡献,我们百分之百确定,这一定是与国家有关。
没错,这其实是一封建议书。
他现在在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与时间赛跑要尽快地联名上书。
在当时,通过邓稼先与众多院士的通力努力下,中国的核武器已经能够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了。
但此时的邓稼先与于敏思考的并不是核武器的立足原因,而是拼命赶超。
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一些大国正在紧锣密鼓地悄悄下着一盘大棋。
可能他们从没有想过中国会嗅到危险的气息,但邓稼先、于敏二人早已发现端倪。
当时国际上要说核武器的强军没那绝对就是美苏两国。
对于核武器的研发水平,全世界都是投入大量的力气进行试验。
当时的美国已经试验了1000多次,而苏联也已经马上接近这个数字。
面对这样的局面,大家当时所想的只有迎头赶上,其他并没有多想。
可邓稼先、于敏却立即察觉到美苏试验这么多次早已经接近了极限,可能一段时间后还是不会有变化。
此时的中国仅仅试验30多次,这样下去绝不是办法。
要说这试验次数绝不是问题,但可怕的就是背后那恐怖的阴谋。
经过两人长期的商议与研究发现,美苏下一步绝对要在他们已掌握的基础上禁止其他国家试验。
要知道他们一旦禁止实验,那中国则永远难以追赶上去。
在住院的这些日子,邓稼先一直与于敏书信讨论就是在最终商定与修订建议书。
1986年4月2日,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定稿,很快便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于是,中国直接加足马力进行试验。
就在这时,邓老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的意志已经无法抵御这病魔。
他硬撑着身体,含着热泪告诉于敏:一定不要让别人把我们丢的太远。
这句话掷地有声,不仅传到了每个院士和科研人员的耳中,也传进了无数国人的耳中。
随后的时间里,中国一线的科研人员发奋图强地进行试验与研究。
7月29日,核试验在西部试验成功。
这一刻,邓老的心终于能够放下了,他一定在不远的地方看着中国的这一切。
多年来,无数的科研新星带着他们的精神深耕在那条前人的道路上。
我们的一次又一次成功,就是在向他诉说着我们没有忘记他。
他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用户14xxx44
祖国的忠诚卫士,中国伟大的科学家,功勋显著。国家铭记,人民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