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年间,当朝宰相刚下朝,就往家赶。当他走过侧室姣娘的卧室门前,里面传来很大的动静,宰相靠近窗台一听,屋内分明就是一对男女正在调情。他怒火满腔,牙齿咬得咯咯响,顺手抄起身边的一根长竹竿。
北宋时期的王安石进行了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当他同其他官员同为朝廷效劳时,在思想境界上就与他们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别看王安石虽然平时朴素,但他对妻子却是毫不吝啬,也是非常宠爱妻子吴琼。
在当时,“三妻四妾”可是达官们显贵的标配,妻子吴琼为了不让别人笑话丈夫“妻管严”,便瞒着王安石偷偷给他寻了一个妾,名为娇娥。
当天夜晚,王安石正在书房操劳公务,娇娥便来到书房伺候王安石。王安石见到这位陌生女子,不解的问道:“你是何人,怎么擅闯我的书房?”
“大人息怒,奴家名为娇娥,卖身而来,听从夫人的吩咐前来伺候老爷”,娇娥微微低头,羞怯地回答。
王安石看她也是个苦命人,便掏出了一些银子给她,怜惜地说:“这些银子给你当盘缠,你可以走了。”
娇娥接过银子,呆呆地站在原地,眼里噙满了泪花。
这时闻讯赶来的正妻吴琼走了进来,慌忙解释道:“相公,娇娥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出了咱家这个门,也没有好的前程。正好府中仆人少,有她在多少可以帮衬我一下。”
王安石听到夫人这番话,也就没有把娇娥赶走了,便让她住进了家中的厢房。王安石钟情妻子,又忙于公务,对这个年轻貌美的娇娥他一点也不感兴趣,从来没有碰过她。
娇娘正值芳龄,长时间得不到王安石的关爱,整日独守空房,郁郁寡欢。府中一个叫王三的仆人,和娇娘年纪相仿,平时对娇娘多有照顾,两人日久生情,偷偷摸摸地偷尝禁果。
有一天,王安石外出公干,突然发现东西忘拿了。于是,他亲自回家去取。在经过娇娥房间时,他竟然听到屋里有男欢女爱的声音。
王安石没有打草惊蛇,他悄悄到窗边仔细聆听两人的对话,这才知道屋里的人竟是娇娥和家丁王三。
他本想踹门而入,抓个人赃俱获,可转念一想,一旦把此事闹大,损毁的还是自己的颜面。但若自己装作没看见,又会放纵两人胡作非为,带坏府里的风气。
王安石站在墙外,左右为难,他抬头一看,看到了一个鸟窝。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根竹竿,对准鸟窝,捅了过去。
果然,屋内翻云覆雨的二人,听到外面的动静,便停止了动作。过了一会儿,王三便穿着衣服偷偷摸摸的溜出房门。
几天后恰好是中秋,王安石差人摆下酒席,独邀娇娘一起赏月。娇娘还以为老爷要宠幸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高兴地和王安石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安石淡淡地吟了一首诗:“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娇娥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她明白自己的丑事被王安石发现了。
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得梨花带雨,回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听到娇娘没有狡辩,主动承认错误,王安石淡淡地说:“夫人让你伺候我这个糟老头子,也是难为你了。”
娇娥害怕责罚,磕头不止:“老爷饶命,奴家再也不敢了。”
而王安石话锋一转,说道:“王三在府中多年,为人还算忠厚老实,你两若真心相爱,我便成全你们。”
次日一早,王安石将娇娥送到了王三手上,并且拿出了一笔钱当作二人婚礼的费用。
王三和娇娥跪在地上,感谢王安石的成人之美。王安石以德报怨,成全了一段姻缘,也留下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佳话。
王安石为人仁厚宽容,思想深邃,为国家的水利开发,练兵备战,调整财政政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