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当时对新能源车的发展有一些数据上的估计,现在回头来看,才知道新能源车发展有多迅速。
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
先说明一点,这是2020年预测的结果,现在看来太过保守。
不说2025年,就拿2024年来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到汽车总销量的40.9%,比2020年预测的数据高了一倍。
2025年的这一数值将更高,预测超过50%,如果是这样,那就远远超过了当初定下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是从2014年开始的,到2025年为止,已经推行了11年,2026年到2007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半的决定其实是2023年就定下来了。
截止到2023年底,国家累计为消费者购车免征购置金额超过3150亿元人民币。
这个钱不可能永远免征,总要有个时间节点停止,从现在的政策来看,有两个节点:
一是2026年1月1日,从这一天开始,减半征收购置税,时间为2年;
二是2028年1月1日,从这一天开始,购买新能源车也要交购置税了。
这是一个软着陆的稳妥办法,实际上从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时,就应该考虑减少或者取消免征购置的政策了。
促进一个行业健康发展,而不是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如果发展太快了,国家还会出手让它慢一慢,现在就是这样。
很多人叫嚷新能源车一旦加征购置税,就卖不动了,这种言论完全就是不懂。
首先,环保是大方向,中国在5年前承诺了在2030年碳达峰,在2060年碳中和,这个目标不会改变的。
要达到双碳目标,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新能源车战略,国家从90年代开始立项研究,一直在坚持新能源车战略,今后也是一样。
这不仅仅是个承诺,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也想让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更绿色的环境中。
燃油车的排放会越来越严重,国七机动车排放标准在未来5年内一定会实行,对标的是欧盟的欧七机动车排放标准,欧七已经在今年实行了。
不仅仅是机动车排放,在所有的工业的领域,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没有从事过制造业的人可能不会明白,现在污染大的企业很难审批,今后会越来越难。
其次,新能源车战略是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从目前来看,只有电动汽车技术是成熟的。
所谓的氢能源,目前只有氢燃油电池车,其实是电动汽车的一种特殊形式,用电制氢,再用氢装在车上发电,以电驱动车辆,这不就是特殊的电动汽车吗?跟增程车一样,不同的是增程车用油发电,氢燃油电池车用氢发电,更环保而已。
氢燃料电池没有电动汽车环保,两次能量转换要浪费一些能量,比电动汽车多了一个制氢的过程。
其它形式的汽车暂时还没有发展,肉眼可见的只有电动汽车,汽车产业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能够提供很多人就业,产值也高。
日本的支柱就是汽车业,汽车产业占到日本GDP的40%左右,直接及间接的就业人口超过500万人,没有汽车业,日本就完蛋了。
中国想把汽车业拿下,所以发展了新能源车赛道,这不是弯道超车,这是换道超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超过60%在国内,尤其是三电,新能源车起来了,用电量也会增大,带动发电、变电、送电、充电产业,形成一个庞大的闭合产业链,将给中国带来1000万以上的就业人口。
最后一点就是用电代替石油,是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手段,这跟石油会不会用尽有关系,跟石油会不会被人卡脖子也有关系,未来电力人民币将取代石油美元,这不是吹牛,这是未来的预测。
现在世界乱套了,各种贸易战打起来,互相卡脖子,把所有产业和资源握在自己手中最安全,这是国家一定会走下去的路,没有第二个选择。
你理不理解并不重要,跟着走就行,这是天下大势,是个人和企业改变不了的。
2026年到2027年购置税减半确实对新能源车的销售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渗透率超过50%的产业,绝对不是简单的政策支持就能实现的,相对于燃油车来说,新能源车唯一的缺点就是续航焦虑,把这个问题解决,就没有短板了,固态电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跟油车相比,全是优点,动力、配置、智驾、油耗(电耗)都比油车强。
因为新能源车动了很多传统车企的奶酪,所以很多人拼了命地黑,不过这也影响不了天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