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8000人,又一汽车巨头大裁员

兵败如山倒,车企最怕变化少!百年大变局下,传统汽车巨头都面临着转型难的阵痛,是坐吃山空还是革故鼎新,车企都有着自己的选择

兵败如山倒,车企最怕变化少!

百年大变局下,传统汽车巨头都面临着转型难的阵痛,是坐吃山空还是革故鼎新,车企都有着自己的选择。

备受转型压力的法系汽车巨头雷诺集团,不久前被爆出要再裁员3000人,来应对内外交困的局面。

五年前,经历了十年来首次年亏损的雷诺决定大裁员,三年裁减约1.5万人,产能缩减20%。

雷诺前任CEO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不仅主导了这一切,还对雷诺进行了深化改革,留下了一家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然后去挑战奢侈品行业了。

不过,雷诺“救世主”梅奥的出走,让这家刚走出泥潭的汽车巨头再坠深渊,再度面临着盈利预警、股价暴跌、电动化转型压力等一系列挑战。

五年间,汽车行业沧海桑田,传统巨头陷入“电”和“油”的两难,也许梅奥就是看到了这一点,还无法改变,才选择了离开。

这次,雷诺又能否走出深渊呢?

01

继德系、美系汽车巨头之后,法系车企巨头也扛不住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雷诺集团计划实施一项“自愿离职”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000人,将在年底前敲定。

至于理由嘛,自然是“优化结构、降固定成本…”,但懂行的都知道,这背后是真的压力大了。

因为此时的雷诺集团,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关键节点。

好不容易在去年打了个翻身仗,业绩短暂回升,但2025年上半年又因日产股权投资减值,净亏损高达111.43亿欧元(剔除日产后净利润也大幅下滑),公司被迫下调全年利润和现金流预期。

业绩不好也就罢了,雷诺的车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几乎边缘化表现,才是更让人头疼的——八个月总销量还不破千。

也许会有人说,雷诺早已退出中国市场了,欧美日才是主战场。日本汽车市场还是日系三巨头的天下,而美国市场现在因为关税问题,车企都不好过,欧洲市场本来就略显疲软,如今又在中国新能源车的冲击下,逐步失去竞争力,越来越难卖了。

再加上,电动化转型(如研发子公司Ampere)烧钱巨大但短期盈利难的问题,雷诺可不就得一边 “砍成本” 保利润,一边 “推新车” 抢市场。

雪上加霜的是,7月份梅奥的离开,转任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CEO,让雷诺失去了主心骨,更让资本市场失去了信心。

所以形容此时的雷诺坠入深潭也不过分,现任CEO效仿前任CEO梅奥,挥刀裁员也就说得通了,只是个人能力不同,另外对近10万人的大公司而言,这样也治标不治本啊。

提起梅奥,对外界而言,他是雷诺“复兴”的代言人;对汽车产业内部,他是一位善于游走在产品与品牌之间、兼具商业远见与执行力的“多面手”,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30年的丰富经验,一直被视为“救火队长”式的人物。

梅奥成功重启了菲亚特500,重振了大众汽车旗下的西班牙子品牌西雅特(带领西雅特连续两年打破销售记录),在雷诺危难之际更是“挺身而出”,帮助雷诺完成了“救赎”,然后去奢侈品行业潇洒去了。

梅奥的汽车生涯始于雷诺,又终于雷诺,堪称传奇。这样的人雷诺很难遇到下一个,至少目前的CEO福兰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能力。

02

至于梅奥是怎样代领雷诺走出泥潭的,还得从和日产的合作说起。

1999年,日产汽车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当时雷诺汽车收购了日产36.8%的股份并组建了长期联盟,还派出素有“成本杀手”之称的副总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主管日产汽车。

可惜,这一联盟的内部关系一直受到不平等股权和投票权所导致的持续内斗困扰。

2016年,日本三菱汽车被爆油耗造假,陷入困境。时任CEO戈恩出手,促使日产收购三菱34%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令人惊恐的戈恩帝国—“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就此诞生。

2017年,戈恩帝国汽车销量超越丰田,成为仅次于大众的全球第二大巨头。惊奇的是,1年后,商业巨子戈恩竟然被逮捕了!

联盟就此破裂,后来经历了与日产激烈“宫斗”的雷诺元气大伤,并在2019年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2020年,雷诺更是遭遇80亿欧元的历史性净亏损,危难之际,梅奥“雪中送炭”,从大众汽车集团加入雷诺。

在其5年掌舵间,梅奥带领雷诺逐渐走出泥潭,摆脱了风雨飘摇的至暗时刻,助其扭亏为盈,重回正轨。

他通过大规模产品攻势重振了公司,特别是通过复刻R5等标志性车型,以及通过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使雷诺在电气化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当然其规模和业绩还是远远不及中国新能源车巨头的。还推行“Renaulution”战略,断臂求生。

值得一提的是,梅奥还主导实施了2020年雷诺“三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46万人,产能缩减20%”的计划。

福兰在这次裁员之前,先对管理层进行了大换血,包括任命梅赛德斯-奔驰前高管Katrin Adt为达契亚品牌CEO,令雷诺品牌CEO Fabrice Cambolive兼任集团首席增长官,还提拔了多位内部资深人士。

雷诺在电气化上也没有坐以待毙,今年要推9款新车:纯电雷诺 4 E-Tech、达契亚 Bigster、Alpine A390 这些欧洲市场重点款,还有 Grand Koleos、Kardian 要在多国上市,燃油、混动、电驱都覆盖,想背水一战靠产品破局。

对内部人士而言,雷诺的辉煌只属于过去,现在的低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拥抱不住未来!

03

雷诺的大裁员,是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冲击下艰难转型的缩影。

近年来,丰田、大众、福特、现代、本田、奔驰、通用等传统车企巨头销量下滑、裁员关厂、转型缓慢的消息不绝于耳。

它们在大变局来临后不是没有努力过,实在是没有新能源的“沃土”。

在电动化领域,这些车企以自身短板对比中国车企的长处,直面成本竞争,基本没有胜算。

围绕电动车最根本的电池和智驾技术,如今居然成了欧洲技术上最难以跨越的深渊。

另外,欧洲电动化技术储备落后于中美,缺乏先进三电企业与优质车型,且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不足,难以支撑电动车发展。

也许,汽车工业靠内燃机专利“躺赚”百年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油电并存期,时代更换引擎的巨响下,外资合资品牌的技术“护城河”在逐步被瓦解。

发动机的轰鸣声,已经激发不起汽车玩家的荷尔蒙了,油车时代的“三大件”,正逐渐被电车驱动系统所取代。

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量同比翻番,市占率从7月的5.3%升至5.4%,连续第四个月突破5%,而2024年8月这一数字为2.9%。

2025年1-8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累计销量达43万辆,同比增长74%,市占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9%提升至4.9%,成为欧洲汽车市场中增长亮眼的板块。

2025年9月,全国新能源车型零售125万辆,渗透率攀升至58.1%。

业内人士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70%甚至80%,并将形成混动、纯电、燃油4:3:3的市场格局。乐观一点,油车的比例还可能会降低。

而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30年也会来到一个转折点,或将提升至40%。打个比喻,去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什么样,5年后全球汽车市场可能就是什么样。

可以预见,国产新能源车跑遍欧美的场景,属于中国汽车辉煌的时代来了!

汽车市场从来不是一张安逸的“婴儿床”,有人哭自然就会有人笑。

目之所及,国产和外资车,正经历着处境颠倒的巨变;特别是在新能源车方面,演绎着一场冰与火之歌。

不得不感慨,产业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改变着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