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手术后的陈毅“恢复”得不错,就提出去北戴河看1971年7月,手术

混沌于浮云 2025-09-09 18:45:02

1971年7月,手术后的陈毅“恢复”得不错,就提出去北戴河看1971年7月,手术后的陈毅“恢复”得不错,就提出去北戴河看看,没想到张茜大发脾气…… 陈毅生于1901年8月26日,在四川乐至一个书香门第长大,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1916年进了成都甲种工业学校学染织。1919年,他从上海坐船去法国勤工俭学,在克鲁邹工厂打工期间,组织学生争回里昂中法大学权利,还起草宣言参与示威,结果被法国当局抓起来遣返回国。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更多革命思想,回国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搞革命活动。 1927年8月,陈毅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出发,在江西宜黄追上南昌起义部队,被分配到第11军第25师73团当政治指导员,参与部队南下广东的战斗。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失败后,他带领部分部队转战湘赣边界,保存了力量。1928年1月,他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4月,他随朱德率领的起义军余部到井冈山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他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在七溪岭战斗中,他和朱德共同指挥作战,巩固了根据地。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留在赣粤边地区领导南方游击战争三年。那时候条件苦,腿部受伤了,他就用树棍支撑着行军,转移到油山地区建立根据地,指挥部队在山林中多次突围,保存了革命力量。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5月他担任上海市市长,接收城市工作,恢复交通和生产,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还保护了上海文艺界。1955年9月,他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8年起,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协助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1954年他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支问题,1961年又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强调老挝中立。他还致力于加强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等国的边界划分,推动外交成就。1969年10月,他被疏散到石家庄化肥厂,1970年腹痛加剧,经批准回北京检查。 1970年7月,陈毅开始感到腹部隐痛并伴有腹泻,当地医生开了止痛和止泻药,但没用。张茜向中央军委申请带他回京治病,因为庐山会议耽搁,一直到10月才回北京。检查各种都没找出病因,拖到10月底才住进301医院。陈毅体重下降20多公斤,右腹部有硬块,医生怀疑急性盲肠炎,决定手术。 1971年1月16日,手术切开腹腔后,发现不是盲肠炎,而是结肠癌瘤卡住肠子,癌细胞已转移。医生临时调整方案,切除病灶,手术持续五个小时。周恩来指示全力抢救,请来吴桓兴医生,他是镭放射医院院长。吴桓兴翻阅档案,发现几个月前就有癌症症状,因为医疗条件限制,耽误了81天。他制定放射治疗方案,陈毅接受治疗,副作用大,但他坚持下来,说以前腿伤时用万金油,这不算啥。 到5月1日,陈毅参加天安门宴会,看起来精神不错,体重有所恢复,大家以为病情稳定。7月,他提出去北戴河疗养,医生考虑后同意。张茜不同意,因为北京医疗资源好,北戴河条件差,癌细胞扩散风险大。她发脾气,反对冒险去远方。但陈毅坚持,张茜最终联系医生,吴桓兴说让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她只好陪同,帮收拾行李。 陈毅在北戴河疗养期间,每天海边走走,置身碧海蓝天中,感觉舒畅。朱德、聂荣臻夫妇也来修养,三位元帅一起回忆往事。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根据地,他们共同经历炮火,朱德任红四军军长,陈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合作指挥七溪岭战斗。朱德1941年写诗赞陈毅,陈毅也回诗称赞朱德在河北平山领导。 陈毅和聂荣臻是老乡,相识于法国留学,一起勤工俭学。抗战时期在不同战区,新中国后在重要岗位。陈毅任外交部长时,说外交腰杆硬靠导弹原子弹,聂荣臻支持搞尖端武器。1971年8月26日,陈毅对聂荣臻说建军45周年,提议合影,两人穿军装留念。 8月16日,周恩来汇报工作后看望陈毅,谈一个多小时,嘱咐好好修养。北戴河这段时光难得快乐,但癌细胞继续吞噬身体。11月6日,病情突然恶化,不能进食,靠营养液维持。周恩来听闻,将他转入日坛医院治疗。 癌细胞已侵占身体,回天乏术。1972年1月6日,陈毅陷入昏迷,周恩来、朱德、聂荣臻、叶剑英相继看望。他停止呼吸,享年71岁,最后一句话是“一直向前,战胜敌人”。1月10日,在八宝山追悼会,周恩来念悼文,两度哽咽。

0 阅读:172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