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唐闻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从此她远离了工作多年的外交系统。几年以后,她被分配到中国日报社工作,此后又在铁道部长期任职。 唐闻生这个人啊,1943年3月出生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那时候她爸唐明照在美国加州大学学政治,妈张希先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两人早年在燕京大学认识。唐明照后来干报纸工作,还在华侨日报社混过。1950年,因为麦卡锡主义风头紧,全家从纽约跑到古巴,再转道香港回国,那年她才7岁。回北京后,她先在明明小学插班读三年级,后来考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读书那叫一个用功,三年就把小学课程补完,英语超溜,能背莎士比亚的东西。 1962年,唐闻生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里她不光学语法,还跟教授聊英国文学,大二时演话剧反串男主角,演得特别到位。毕业那年,外交部来挑人,她直接被选中,1965年4月进外交部美大司,从底层科员干起。起初她跟着前辈学规矩,练速记,晚上听BBC练耳朵。1971年7月,她给周恩来和基辛格会谈当翻译,那次中美秘密接触,她翻得准,帮着记录要点。1972年2月尼克松来访,她又参与翻译工作,负责一些文件传递。 1974年3月,唐闻生升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还成了部党组成员,那时候她才31岁,在外交界算年轻有为。她继续管中美关系的事,处理各种报告和文件。之前她还参加过1970年巴基斯坦总统访华的翻译,1970年12月帮着接埃德加·斯诺去见领导,1971年11月随乔冠华去联合国,当中国代表团首次亮相的翻译。这些经历让她在外交系统站稳脚跟,但谁想到几年后就变天了。 1977年9月,唐闻生被下放到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那地方在北京郊区,她和其他人一起去干农活,从此离开了干了12年的外交岗位。干校里主要是体力劳动,早起挖土、割稻啥的,她也得跟着干。秋天收割时,她和其他干部一块在田里忙,冬天还得挖渠,冻土硬邦邦的,得使劲砸。劳动空档,他们开小组会,讨论点东西,她就坐那儿听和记。 1978年11月,她从干校回来,回到外交部待分配,住在单位宿舍,每天看报纸,整理点资料,有时去图书馆借书。没几个月,1979年3月到11月,她去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上课记笔记,下课复习。党校结束后,她又回外交部待分配,一直等到1984年3月,这几年她处理些内部文件,骑车上下班,观察街上的变化。 1984年3月,唐闻生被分配到中国日报社,当副总编辑和编委会委员。她管英文报纸的事,修改稿件,组织会议,指导记者。干了两年,1986年4月调到铁道部外事局当局长,负责国际合作文件。1989年5月升外事司司长,她带队出访非洲,在坦赞铁路现场检查,和工人聊维护。1994年3月当对外合作司司长兼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管地图和线路规划,还在1994年12月选为铁道部侨联副主席。1998年6月任国际合作司司长,乘火车考察海外项目,看报告。 1999年7月,唐闻生调到中国侨联,当专职副主席和党组成员,处理侨务。她组织会议,听汇报,记意见。2004年起,她当中国侨联顾问,继续参与活动,审阅文件,标注修改。2005年9月到2016年11月,她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2007年1月率团去台湾交流,审阅行程,参观场所,和人交谈。 她还当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会议上翻议程,发言调整话筒。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她主持译文审查会议,听专家意见,记要点。2016年10月,她去江门新会考察,参观周恩来视察新会纪念馆,听解说,看历史图片。退休后,她继续当中国侨联顾问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顾问,参与相关活动。
1977年9月,唐闻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从此她远离了工作多年的外交系统。
混沌于浮云
2025-09-08 18:43: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