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止中国境内使用中国自己的芯片!美国不觉得自己太过荒唐可笑了吗?事实上,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使用霸权了,曾经为了阻挠中国研发芯片,美国就各种技术封锁。 从2019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开始,美国就像下棋一样一步步收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绞索。先是不让台积电给华为代工麒麟芯片,接着又把长江存储、中芯国际这些企业塞进制裁名单,最近甚至连荷兰ASML的光刻机都要管,要求他们不能向中国出口先进设备。 这种做法就像一个恶霸在大街上拦住路人,不仅抢走对方的钱包,还要把对方口袋里的硬币都抠出来,理由居然是“怕你有钱买武器”。 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卡住中国科技发展的脖子。芯片就像现代科技的粮食,从手机到汽车,从高铁到卫星,哪样都离不开它。美国知道,只要控制住芯片,就能控制住中国的未来。 所以他们不仅限制技术出口,还逼着盟友一起搞“芯片小圈子”,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之外。比如2022年10月出台的新规,要求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前必须申请许可,这就相当于给全球半导体产业套上了一个“美国枷锁”。 这种霸道行径对中国芯片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中芯国际原本计划在2024年量产7纳米芯片,但因为美国限制极紫外光刻机(EUV)的出口,这个计划不得不推迟。 直到2023年Mate60Pro突然上市,才让大家看到国产芯片的曙光。不过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日夜攻关的结果,华为海思的工程师们愣是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情况下,通过多重曝光技术实现了7纳米芯片的量产,这种绝地求生的精神,恰恰是美国最害怕的。 但美国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打压反而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国家大基金三期投入超过3000亿元,专门支持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发。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经进入产线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就能量产,虽然和ASML的EUV还有差距,但至少能满足国内80%的成熟制程需求。 中微公司的刻蚀机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已经被台积电、三星等企业采用。这些突破就像一把把钥匙,正在打开国产芯片自给自足的大门。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在成熟制程上的优势正在显现。28纳米及以上的芯片虽然不算先进,但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每年需要数千万颗车规级芯片,这些完全可以用国产28纳米芯片替代。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额首次突破15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是成熟制程产品,这说明中国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美国的禁令也让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陷入混乱。英伟达、高通等美国芯片巨头每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超过200亿美元,禁令导致他们的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超过4000亿元。 荷兰ASML更是叫苦不迭,原本计划向中国出口的光刻机订单被取消,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8%。相反,中国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却迎来了春天,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0%,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的15%提升到了2024年的35%。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科技霸权吓不倒任何人。从华为麒麟芯片的重生,到长江存储128层3DNAND的量产,再到中芯国际14纳米工艺的稳定良率,这些成果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 美国的禁令就像一场暴风雨,虽然暂时让中国芯片产业经历阵痛,但雨后的彩虹会更加绚烂。正如任正非所说:“美国的打压是我们最好的磨刀石。”当国产光刻机、刻蚀机、EDA软件形成完整产业链的那一天,美国的科技霸权将彻底成为历史。
美国一声“国家安全”,高端芯片说断就断,国内某些公知立刻敲锣打鼓:这是人家的主权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