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此人骨灰抵京时,周恩来冒雨迎接,含泪道:“正要重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

万物知识局 2025-07-29 14:44:13

1972年,此人骨灰抵京时,周恩来冒雨迎接,含泪道:“正要重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地走了。”毛泽东更是黯然神伤:“再也见不到他了!”   (参考资料:文汇网——周总理一生只去机场接过两个人的骨灰,一个是陈赓大将,另一个就是曾任西藏军区司令员的他)   60年代,张国华奉命来到四川军区担任要职,临行前周恩来拉住他的手说,有事情直接和我联系,不要一个人硬抗。当时四川的情况非常复杂,周恩来的担忧不无道理,果然后来张国华就遇险了。   一天凌晨,熟睡中的张国华被一声刺耳的声音惊醒,他立刻翻坐起来,这声音太熟悉了,是枪声!他马上把儿子叫来,询问刚才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儿子还有些懵,以为是之前做的个老鼠夹,放在厨房里,可能是有老鼠上钩了。   张国华将信将疑,觉得可能是自己精神压力太大,把其他响动听岔了,儿子让他先休息,有什么事早上起来再说。但张国华脑中的红色警报器始终在爆鸣,直觉告诉他事情没这么简单。   他不顾儿子劝阻,披衣起来,在屋里每个角落仔仔细细检查。突然,墙角一块亮晶晶的东西吸引了他的目光,捡起来一看,张国华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他颤抖着声音对儿子说,不是老鼠夹。   儿子闻言立刻凑过来,那竟然是一枚弹壳。父子俩大惊失色,仔细观察后发现,子弹是从窗户玻璃上打进来的,而且目标正是张国华的床。也许是视野遮挡,或者中途碰到了其他东西,子弹擦着床罩子,最后弹到了沙发和墙的缝隙里。   儿子推测了一下角度,如果子弹的角度稍微低一点,那就正好可以击中张国华的头部。可不得了,这是明晃晃的暗杀啊!   天亮后,儿子和副司令一起到屋外查看,推测枪手很可能埋伏在屋对面的一处山包上,在那里的一棵树上,发现了架设步枪的痕迹。   屋里的炊事员说,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恍惚看到对面山头有个蓝衣服的人,鬼鬼祟祟的,一晃就没影子了。由于当时保护现场的意识不强,调查人员到达时,山头遗留的痕迹都被破坏了。   这事很快传得人尽皆知,连远在北京的周恩来都知道了,他立刻给张国华打去电话,让他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但张国华的态度很坚决,他慢悠悠地点燃一支烟,对劝他离开的同志说,我走了,这里就连个主心骨都没了,其他同志就更危险。   当时张国华住的是军区大院,很多干部都住在周围,张国华说,没打到人是万幸,就算打到我又怎么样。心有余悸的副司令私下劝他,就算不走也换个房间,但还是被他拒绝了。   1972年,正在台上主持会议的张国华,因操劳过度当场晕倒,虽然送到医院进行抢修,还是无力回天,他就这样走了。   得知消息的周恩来悲痛万分,他勉强稳住心神,下了三条命令,其中一条是,必须查清张国华的死因。   遗体火化后骨灰准备送回首都,对此事周恩来一直非常关切,不巧的他刚好到越南访问,骨灰的事只能暂时后延。驻越大使王幼平接待了他,周恩来一见王就撑不住了,强压着眼泪说,国华走了。   王幼平曾经和张国华一起上过战场,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为在国外消息滞后,他这才知道老战友去世的噩耗,大吃一惊,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他拉着周恩来,详细询问了细节,两人语带哽咽,哭得泣不成声。   完成对越访问后,周恩来于3月回到了国内。骨灰送到机场时他正在接见外宾,听闻消息,他趁着工作间隙来到机场,亲自接回张国华的遗体。   3月的北京寒风刺骨,周恩来却丝毫不觉得冷,因为他的内心是在太痛了。看着手里张国华的骨灰,他流着泪说,国家正要重用你,你怎么走的这么急啊!   后来中央召开会议讨论各地的工作,一些地方代表来到北京,周恩来便询问毛泽东,是否要见一见。毛泽东听说其中有来自四川的,立刻神色一变,他难掩悲痛地说,算了吧,国华走了,再见四川干部我难过。   张国华的一生有过很多辉煌的功绩,除了主持四川工作,建设西藏也是他人生中值得一提的履历。上世纪50年代,他奉命带兵解放西藏,这可是个相当艰巨的任务,西藏的民族工作是当时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但张国华硬是把这块骨头啃下来了,在西藏的17年里,他严格遵守中央纪律,绝不搞高压政策,深得西藏人民的热爱和尊敬。镇压叛乱时他有勇有谋,最终彻底粉碎了反动分子的阴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藏的经济发展也走上了正轨。   时至今日,在西藏提起张国华依然有不少人记得,他的名字早已融入了高原的皑皑群山,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0 阅读:135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