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马步芳对七姨太说:“我想娶你的三个妹妹,这事你必须给我办!”七姨太怒火中

品古观今呀 2025-05-10 09:57:15

有一天,马步芳对七姨太说:“我想娶你的三个妹妹,这事你必须给我办!”七姨太怒火中烧,回了一句:“我管不了她们!”没想到马步芳开始对七姨太拳打脚踢,还将她软禁,只是马步芳怎么也没想到,这一举动会将自己逼上绝路!

1903年,马步芳出生在甘肃临夏,他祖父是甘陕回变首领马海宴,曾在前清担任总兵职务。9岁那年,马步芳与父亲马麒到西宁,被送到东关清真寺当“满拉”,学习念经修行。

但是从小就不安分的他,因为难以忍受清真寺里孤单乏味的生活,恳求父亲让自己参军。在父亲的安排下,14岁的马步芳当了马队帮带,3年后又转任骑兵营长,正式开始他的军事生涯。

当时的西北军,基本就是马家的一言堂。很快,马步芳就在西北军里混得风生水起。

1936年,马步芳担任西北“剿匪”第一路军第五纵队司令,然而掌权之后的马步芳,彻底暴露了他荒y无度的真面目,他还有着青海“土皇帝”的称号。

马步芳统治青海多年,对青海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在青海,他就是天王老子,他说过的话就是法律,谁敢不听,下场只有一条路,就是被枪杀,甚至活埋。

马步芳极为好色,曾公开说:“除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民间的女子,还是部属的妻女,甚至自己的侄女、弟媳,只要被他看上的,都逃不过他的魔爪。

1949年,随着兰州战役的胜利,马步芳开始了自己的逃亡计划。为了能够顺利出国,他一方面花巨资贿赂国民党高官,来获取出国护照,另一方面以去麦加朝觐为由,带领全家乘坐飞机抵达了沙特,开始了自己逃亡海外的生涯。

1950年,马步芳举家搬到了埃及首都开罗,并在当地购置了产业和豪宅,安心做起了寓公。此时的马步芳仍然不改,想尽各种办法蹂躏妇女。

马月兰是马步芳大哥马步隆的大女儿,马步隆来到沙特后,留在了马步芳开的一家贸易公司里当起了伙计。而这一切都是马步芳的阴谋,因为他看重的是马步隆年幼的女儿。

马月兰14岁那年,马步芳找到了马步隆夫妇,对着他们说道:“堂哥,你们现在生活的那么困难,我实在于心不忍。你看,现在月兰年纪也不小了,可以让她去我那里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赚点钱,减轻家中的负担。”

马步隆夫妇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还可以让弟弟帮忙照顾自己的女儿。他没有多想,直接就同意了。

事实上马月兰搬过去后,马步芳就要她陪自己跳舞、给他唱歌,有时候还要像个女仆一样给他捏腿捶背。马步芳看着漂亮的马月兰,早已心痒难耐。

有一次,他借口送马月兰回家探望母亲,径直把车开到郊外,把她凌辱了。在这之后的4年时间,马步芳数次侵犯了马月兰。

等到马月兰18岁的时候,他索性提出要纳侄女为妾,并威胁堂弟:“你们不把她给我,我要你全家都活不成!”迫于压力,马步隆夫妇只能答应将女儿嫁给已经58岁的马步芳。

然而马月兰做了七姨太之后,反而被关在马步芳的大厦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没有过多久,马步芳这就对月兰失去了兴趣。

后来,马步芳又看中了马月兰的的妹妹马月莲,故技重施要将马月莲接入自己的大厦之中,为避免重蹈覆辙,马月兰的父亲马步隆回绝了马步芳的请求,并带着一家人躲得远远的。

抢占不成,马步芳又叫马月兰将马月莲弄入自己的大厦之中,被马月兰破口大骂。恼怒的马步芳便对马月兰实施殴打囚禁,将马月兰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马月兰前思后想,决定逃出去,把马步芳的丑事公之于众,给自己一家人争取生机。于是,马月兰托一个心善的老仆妇将自己的求助信交给大使馆参事宋选铨的夫人。

宋夫人觉得马步芳简直是罔顾人伦,禽兽不如,因此,宋夫人立即想办法联络到被囚禁的马月兰,又买通仆人,趁着马步芳不在将马月兰救回了自己家中。

于是1961年的一天,正在处理工作的蒋介石突然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检举信,这封信是一个少女千里迢迢从沙特阿拉伯寄过来的。信中说道:

“我控诉伯父马步芳,他在担任沙特阿拉伯大使期间,强迫我做他的七房姨太太,还把我15岁的三妹绑架强奸,收为第八房姨太太.....”

这对蒋介石来说,是个烫手山芋,但是如果不解决这件事情也不是合适的办法,所以蒋介石只能对海外的马步芳进行适当的施压,让他辞掉了“中华民国驻沙特大使”职位,随即让马步芳和马月兰离婚,这也算是解决了这件事情。

而马月兰在1962年海外与马步芳正式离婚,也算是获得了自由,但很遗憾的是马步芳并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和审判,不过马月兰也算是为自己和家人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虽然没有了特使的身份,但是马步芳财雄势大,日子照样过得舒舒服服。他一直躲在公馆消磨时光,直到1975年7月31日,恶贯满盈的马步芳在沙特暴病而死,终年73岁。

马步芳临终时提出想要落叶归根,葬在祖国的土地上,可是这是痴心妄想,中国不会接受他这样一个无耻败类。

他这个“青海王”可以说集中了历史上一切荒y暴虐“君王”的劣根性。他的死,既是他罪恶一生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0 阅读:179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