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一天晚上,“暗杀大王”王亚樵应邀,来到兄弟女人余婉君的住处。开门后,他发现屋内漆黑一片,立刻警惕起来。正要退出,这时传来了余婉君娇滴滴的声音:“九哥,你快进来啊……”王亚樵想了想,循声往里走。不料,一把石灰朝他撒了过来,然后十几个特务一拥而上。
杜月笙曾说:“惹谁都可以,但是不要去惹王亚樵。”
王亚樵,被称为民国时期的“暗杀大王”,但如果你走在街上碰到他,却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人是个心狠手辣的暗杀大王,因为他的总戴着一副镀金眼镜,言行举止也一股书生秀才气。
1899年,王亚樵出生在合肥,字九光,他本来是一个地道的读书人,但是在清末后一次府试中名落孙山 ,之后后做过一段时间的乡村老师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亚樵被孙中山的壮举深深的感染,很快便成了“三民主义”的信奉者和实践者。
为了积极响应孙中山,22岁的王亚樵同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士组建了合肥革命军。由于缺乏斗争经验,很快就被军阀打散。而王亚樵也遭到了当时军政府的通缉,被迫流亡。
为了保命,王亚樵将目光投向了鱼龙混杂的上海,十里洋场风云变幻,初来乍到的王亚樵只能混迹于劳工之间,每日在码头卖苦力,晚上睡马路盖报纸。
民国初年,上海滩黑白两道的关系极其复杂,王亚樵很快以过人的组织领导能力,将数千安徽工人拧到一起,组成一个全新的帮会﹣斧头帮。
有一个工人在资本家那里干了很多活,资本家却以各种理由不给那个工人发工资,工人几次去要都无功而返,最后竟遭到了资本家的毒打。
王亚樵知道了这件事情,他非常愤怒,便让铁匠打了一百个斧头。随后,他率领了一百个大汉,人手一个斧头冲入了资本家的家中。
正在睡觉的资本家被这一阵仗吓坏了,他连忙向王亚樵赔礼道歉,请求王亚樵饶了他,并立刻归还了工人的工资。
后来,王亚樵一直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他多次刺杀汉奸走狗,坚持为百姓做主,王亚樵的斧头帮令那行汉奸走狗闻风丧胆。
1930年,王亚樵帮助他人刺杀了当时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他之所以这么做的根本原因便是蒋介石早已背叛孙中山先生遗愿成为了一个反革命分子,而赵铁桥正是蒋介石亲手任命的官员。
7月24日,赵铁桥走下汽车,正要迈步走进招商局,随着一声声枪响,这个罪恶的叛徒被同时开动的四支枪击中,倒地身亡。
1931年蒋介石独裁统治横行,竟然软禁了公开反对他的胡汉民,受胡汉民的亲家所托,王亚樵命杀手陈成赴庐山刺蒋,但是却失败了。
之后国民党中的反蒋势力联合王亚樵意欲铲除蒋介石的“钱袋子”宋子文,可惜“北站刺宋”反死了与宋子文衣着相同的秘书唐腴鲈。
1932年,王亚樵组织了铁血锄奸团刺杀汉奸日寇,当时汉奸们听到“铁血锄奸团”或“王亚樵”,都是闻风丧胆,避之不及,之后王亚樵又参与了多次刺杀行为,不负名号“暗杀大王”。
然而王亚樵数次刺杀政府要员的行为,终于惹怒了蒋介石,他命令戴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消灭王亚樵。在军统组织的全力搜捕之下,王亚樵数次遇险,但都被他巧妙躲过,最后他藏身于广西梧州,准备东山再起。
就这样,王亚樵在广西隐姓埋名了一段时间,但他知道蒋介石不会善罢甘休,因此没有丢失警惕心,时刻戒备,以防万一。
让王亚樵没想到的是,的确有人找到了他,那个人并不是国民党的特务,而是一个柔弱娇小的女人。
这个女人的名字是余婉君,她的身份非常特别,是余立奎的情人。余立奎不仅是王亚樵的部下、好友,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1936年9月中旬,余婉君邀请王亚樵来自己的住处,说有要紧事找他商量。王亚樵并没有多想,他信任余立奎,当然也不会防备余立奎的女人,但手下却劝阻他:“我总觉得余婉君有事情瞒着我们,她见到我们的时候,神情很慌张,我感觉不太对劲。”
王亚樵想了想,说:“立奎被判了死刑,我们要是有对不起婉君的地方,就太愧对他了。”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紧接着,隐藏在余婉君房间的特务,一起出手,王亚樵身中5枪,又被捅了3刀,当场毙命。
名震一时的王亚樵,就这样死在了女人手中,死时年仅47岁。
后来,王亚樵最终被带回老家安葬,在其墓碑上,后人写有“纵观公之一生,可谓特立独行,无私无畏。公以‘暗杀大王’名于世,实则嫉恶如仇,从善如流。为人急公好义,宽厚仁慈。”等文,并以“近代中国之奇男子”赞其威名。
而余婉君,并未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人说,在王亚樵被杀后,她也被军统除掉,也有人说,害死王亚樵后,她觉得没面目见人,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因为,当时军统让她找王亚樵时,跟她说的是给王亚樵一个“好前程”而不是要他的命。
“暗杀大王”王亚樵一生虽然杀人无数,但其所杀之人皆为罪恶之人,杀之不但无害,反而有益。
纵观王亚樵一生,虽然不曾正式参军收编,没有随部上过战场杀敌,但他确实为了抗日救亡运动做过很多,并且也是心系百姓的志士。只可惜,命运多舛,他没有更多机会做更多正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