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怪象, 美国不停出手,打压我们,先是芯片,后用关税,看似气势汹汹,几回合下来,受伤的反倒是他自己。 特朗普政府当年拿“芬太尼”当借口,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立马反手给美国能源商品也加了税,后来两边杠上了,关税像坐火箭似的往上蹿: 美国肆意提升对华商品关税,从20%飙升至34%,继而跃至84%、125%,更扬言“100%关税”,中国毫不示弱,秉持对等原则果断反制,你加几何,我必相应奉还。 此波操作看似凌厉,实则美国农民与企业先尝苦果,美国牛肉对华出口自每月逾1亿美元骤降至几近归零,巴西则趁机填补空缺,出口量飙升38.3%,尽显商海风云变幻。 大豆订单全跑巴西、阿根廷去了,更搞笑的是,美国老百姓也得跟着掏钱,沃尔玛货架上的家电涨了18%,买台洗衣机得多花半个月工资。 美国企业协会调查显示,75%的公司说关税让他们亏了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每月得多掏30亿美元“保护费”。 美国对华为、海康这些中国企业下狠手,禁芯片、卡技术,本想掐住中国高科技的脖子,结果倒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陪练”。 2025年,中国直接放大招:对稀土开采、冶炼等12项核心技术搞出口管制,还规定“只要产品里有0.1%的中国技术,就得听中国话”。 这一招直接戳中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命门,F-35战机发动机的稀土永磁材料,78%得靠中国,要是断供,美国国防承包商78%的生产线都得停摆。 与此同时,中国芯片产业跟开了挂似的,2024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35%;2025年,稀土精炼产能占全球的90%,重稀土分离技术专利占比85%。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想搞“去中国化”供应链,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通用电气被迫去印度回收稀土,成本是中国的2.3倍,差点没把自己赔进去。 美国想玩“近岸外包”,把产业链从中国搬到墨西哥,结果发现墨西哥的产能还得靠中国技术,越南港口堆了中国零部件,三星工厂直接停工三天;苹果想把10%的iPhone生产线搬到印度,结果被中国技术标准卡住脖子。 反观中国,和东盟越走越近,2024年对东盟出口占比升到16.4%,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更绝的是,中国玩起了“稀土—技术—金融”组合拳,把供应链优势变成规则制定权。 例如,人民币计价的稀土期货交易规模日益壮大,中国以清洁能源技术向非洲换取疫苗,还出口稀土永磁材料助非制造医疗设备,非洲则回馈疫苗研发技术,此番“技术换市场”操作堪称精妙。 看中美贸易战这出戏,我总觉得美国像个气急败坏的莽夫,挥拳头越狠,自己摔得越惨,关税战没打垮中国制造业,倒让美国老百姓和农民成了“冤大头”。 科技战没封死中国芯片,反而逼着中国自研技术弯道超车;供应链重构没摆脱中国,倒让全世界看清了谁才是真正的“产业链核心”。 说到底,美国的问题不在中国,而在自己,成天靠借钱消费、印钱发福利,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死死不松,美元超发特权当宝贝似的攥着,贸易逆差能好才怪呢! 就像当年美日贸易战,美国把逆差从日本转到中国,现在又想转到东南亚,可中国早不是八十年代的日本了,咱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最全的产业链、最多的工程师,还有“双循环”战略兜底,怕什么? 这场贸易战,美国越打越暴露短板,中国越应对越有底气,等哪天美国超市里的“中国制造”价格不天天涨,德州农民的大豆船不用在墨西哥湾转圈,硅谷科技公司不用天天担心芯片断供,这出大戏才算唱完。 不过照现在这架势,咱们这代人怕是要见证一场比《权力的游戏》还精彩的世纪博弈,毕竟五千年文明攒的智慧,可不是二百来年暴发户能随便撼动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