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外国大使圆桌会议上表示,欧盟和北约近

云海澄碧翠 2025-09-19 21:51:03

9月17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外国大使圆桌会议上表示,欧盟和北约近期的行为,意在破坏乌克兰问题和平解决进程,俄罗斯这是要把“不要脸”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在俄乌冲突的硝烟中,“和平”这个词听起来越来越像个“悖论”,它不再是大家共同奔赴的终点,反而成了一件趁手的“兵器”,一种舆论场上的战略工具。 克里姆林宫那边,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总说对谈判的大门敞开着,但他的“对手”却觉得,这不过是俄军在战场上没占到便宜时,用来遮羞的台词罢了。 这场围绕“和平”的话语权争夺战,打得可真热闹,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的一场会议上,直接点名欧盟和北约,说就是他们在破坏和平解决的进程。 他还指责乌克兰,说他们伙同欧盟,竟然想说服美国总统特朗普别再调停,转头来跟俄罗斯硬碰硬,这话听起来好像俄罗斯才是和平的维护者。 但反对的声音马上就来了,别忘了整件事是怎么开始的? 2022年2月24日,是谁的坦克开进了别国领土,一度兵临基辅城下,让无数居民惊慌西逃,这个起点才是讨论和平无法绕开的前提。 口头上的承诺到底有多大分量,终究要看现实的砝码有多重,在马里乌波尔一座剧院顶上用巨大的俄文写着“儿童”,但轰炸依旧落下,瓦砾之下是大量平民的伤亡,包括二十多名孩子。 这种行为让“和平诚意”的说辞显得无比苍白,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布恰镇,俄军撤离后人们发现了遍地的平民尸体,有老人有孩子,一些人双手被反绑,后脑勺上留着枪眼。 卫星图像和联合国调查,都把证据指向了俄军占领期间,尸体里甚至找到了俄军常用的7.62毫米口径弹药,俄方一度称这是“摆拍”,但这些画面早已击碎了任何和平幻想。 国际社会的反应,同样是沉甸甸的“砝码”,欧盟一轮接一轮,已经祭出了十二轮制裁,超过三千亿美元的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寡头们的海外别墅游艇也被扣下。 虽然拉夫罗夫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施压“毫无意义”,对经济没“决定性影响”,但国际刑事法院直接对普京发出了逮捕令,就连传统上关系不错的印度,在联合国投票时也表达了谴责。 所以现在再看双方的谈判姿态,就得多个心眼了,俄罗斯喊着要谈,背后可能藏着复杂的算盘,或许是战场陷入僵局,想借谈判争取喘息时间重整旗鼓,安抚国内民众。 毕竟战争的成本实实在在,甚至这也是一种分化对手的策略,暗示和特朗普政府有沟通渠道,把“锅”甩给欧洲,而乌克兰和它的支持者们之所以充满怀疑,也是基于血的教训。 他们认为俄罗斯惯于“边谈边打”,缺乏最基本的真诚,任何轻易达成的停火协议,都可能意味着默认现有占领线,这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亚速钢铁厂里平民与守军,一同被围困的悲剧重演,当“和平”本身都成了互相攻击的炮弹时,真正的和平之路,自然就变得遥远又模糊。 这场僵局的破解,恐怕不取决于谁的口号更响亮,而在于某一方的战略目标,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让“和平”回归它本来的意义,而不是继续充当战争的宣传工具。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