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16日时代周报报道,一男子回乡创办工厂17年,欠下银行债务1400万元,然

云海澄碧翠 2025-09-19 20:50:46

据9月16日时代周报报道,一男子回乡创办工厂17年,欠下银行债务1400万元,然而银行却突然间将这笔债务,以126万元打包多次转卖至4个自然债权人手中,让男子没想到的是,这笔债务越滚越大,最终达到了5125万元! 故事得从四川眉山说起,白尚清一个在外闯荡了十多年的温州商人,2006年带着满腔热情和积蓄回到了家乡彭山。 他想干一番事业,于是在天府新区青龙园区拿下了30亩地,建起了青龙金属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厂房拔地而起,9600平米的生产车间,4500平米的办公库房,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谁能想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差点把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扼杀在摇篮里,因为厂区靠近岷江,一张排污许可证,竟然整整卡了五年。 这五年机器不能转,一分钱没进账,白尚清投进去的7000多万血本,包括亲友的借款,全都耗干了。 眼看就要山穷水尽,2011年1月南充商业银行(就是后来的天府银行)伸出了援手,前后三次,用厂房做抵押,贷给了他900万,这笔钱真是救命稻草。 可没想到这根稻草也着了火,合同上写着年利率7.605%,实际却涨到了11.765%,更要命的是到了2012年11月,银行却突然变脸,要求提前还款,这对白尚清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为了不让企业倒下,他只能再次寻求“输血”,找到了大连银行成都分行,2013年1月一笔1400万的贷款批了下来,年利率8.1%。 这笔钱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借新还旧”,填上天府银行的窟窿,起初几年虽然艰难,但青龙金属咬牙坚持。 从2013年到2015年,光是给大连银行的利息,就付了三百多万,可2015年6月金属行业刮起了寒风,原材料猛涨,订单锐减,公司营收掉了近三成,按月还款变得异常吃力。 白尚清没有躺平,他一次次找到银行协商,最后双方达成了一个新的分期方案,从2018年3月起每月还一万,2019年1月起每季度还五万。 青龙金属一直老老实实地按这个协议还钱从没断过,但他们不知道,一场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地逼近。 2019年大连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良贷款率高达3.93%,为了优化报表,银行发起了一场“不良清收百日会战”,把一大批债权打包甩卖。 青龙金属这笔仍在正常履约的债权,就这样被混进了“资产包”,当时这笔债权本金加利息合计超过2000万,但在那个总额近6个亿的资产包里。 它的估值低到令人咋舌,区区126万元,2019年9月29日,厦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以5325万元的总价,买下了整个包。 整个过程大连银行没给白尚清打过一个电话,他还在按月给银行打钱,却不知道自己的债主已经换了人,这只是个开始。 2021年2月这笔债权又被转手,买家是上海庚埠商务服务合伙企业,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100万,却接手了上亿的资产包,五个月后真正的“玩家”登场了。 上海庚埠把青龙金属的债权单独拆出来,卖给了周某江等四名自然人,他们声称交易价格是1300万元,可当白尚清要求查看付款凭证时,对方却始终拿不出来。 这笔债务在脱离银行监管后,像滚雪球一样彻底”变形“了,四位新债主一纸诉状告到法院,张口就要5125.28万元! 其中原本金1376.5万没变,但利息却从674万,离奇地暴涨到了3748万,白尚清懵了,他不是不想还钱,事实上从2020年4月开始,他就按照法院要求,把钱打入指定账户。 今年3月还主动把每季度的还款额,从5万提高到6万,他的企业养活着200多号人,其中一半是周边村民,过去几年纳税也超过600万。 他想不通一笔计算不明、来源可疑的“糊涂账”,怎么就要压垮一个,实实在在搞生产的企业,这场纠纷的最终走向如何,就要看法院如何裁定了。

0 阅读:683

评论列表

新材料

新材料

2
2025-09-20 02:52

如果跳楼的话带上银行的

赵荣

赵荣

2025-09-20 07:24

不还,爱咋咋地。来人就叫所有工人拿铁锨 拍。不发工资,把设备全部抵押或卖给工人。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