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儿子曹叡一继位就重新启用了被贬为庶民的曹洪。曹洪闻讯痛哭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19 10:43:18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儿子曹叡一继位就重新启用了被贬为庶民的曹洪。曹洪闻讯痛哭流涕,随后又仰天大笑:“曹丕小儿,死有余辜,老夫在你手中险些丧命!真是苍天有眼,且看你有何面目去见你父亲!” 曹洪是谁,简单说,他是曹操的老战友,打天下的元老级人物,从曹操年轻时逃命开始,曹洪就一直跟着他,忠心耿耿。 打仗时冲锋在前,后勤时倾家荡产支援,就像一个创业公司最早期的合伙人,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后来还升成了“总经理”。 可就是这么一个为曹氏家族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到曹丕当皇帝那会儿,却被一脚踢下了台,原因是曹洪的侄子曹真和曹丕政见不同,曹洪替侄子说了几句好话,结果惹怒了皇帝,曹丕一怒之下,把他贬成了平民,还差点处死。 听起来挺绝情的,但在权力斗争的世界里,却再平常不过,对曹丕来说,曹洪代表的是老一代的忠臣,也是旧势力的一部分,他要稳住皇位,就必须清理这些“不听话”的人。 不过,曹洪也不是省油的灯,据《三国志》记载,他在被罢免后并没有四处求情,而是默默待在家里,直到曹丕死讯传来,他那番“痛哭后大笑”的反应,其实也挺真实。 有人说曹洪这番话太刻薄,毕竟曹丕是先帝,但换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个老兵对命运的反击,他当年救过曹操性命,打下的是一家三代的江山。 结果差点死在一个年轻皇帝的手里,那种被背叛的感觉,就像你辛苦养大的孩子,长大后反过来赶你出门。 曹叡之所以会重新启用曹洪,也不是单纯出于感情,政治上,他刚继位,正需要稳定人心,像曹洪这样的老臣,地位高、声望大,如果不重新拉拢回来,新政推行就会阻力重重。 更何况,曹洪代表的是一批老派将领,能起到“安老将、定军心”的作用,曹叡对曹洪的态度非常礼遇,除了恢复爵位,还安排他参与朝政,甚至在一些军事决策上征求他的意见。 这场戏里,其实没有赢家,曹洪虽然得到了“平反”,年纪却已大,重返朝堂不过是余辉一现。 而曹丕虽然扫清了异己,留下的却是一个看似稳固、实则空心的政权,他的短命加速了魏国政治结构的崩塌,曹叡接手时,已经隐隐露出裂痕。 历史学者指出,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曹氏家族的权力运作模式,越来越像一种“家天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曹操是创始人,曹丕是继承人,曹洪一类的老臣则是早期骨干。 一旦创始人退场,继承人与骨干之间的矛盾就会爆发,而这种矛盾,常常决定了政权能不能活下去。 这件事到最后,也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后续,曹洪恢复官位后不久便去世,曹叡继续坐稳了皇位,三国的战火依旧延续。 但那个仰天大笑的瞬间,却成了历史中极少数带有“人味”的一幕,它讲述的,不只是权力的变迁,更是人心的冷暖。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魏书·曹洪传》、《后汉书》、《资治通鉴》

0 阅读:0
自然解说甲一

自然解说甲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