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M9让人沉默的预售价!
银河M9预售了,很多人似乎对吉利这次的定价策略感到迷惑不解。 ⚡️ 1. 预售价“烟雾弹”:17万与25万的双重博弈 低价试探:7月初网络曾爆出16.98万起的预售价,引发消费者对“高配低价”的期待。 高价定位:8月吉利内部会议PPT却显示M9定位“25万级”,直接打破18万级心理预期,被质疑用高配版拉高品牌调性,实际靠减配低配走量。 市场反应:网友直呼“套路深”,认为吉利在复制蔚来ET5、理想L7的“价格锚定”策略——先标高价再推“惊喜价”,制造性价比假象。 💰 2. 配置差异巨大:低配版恐成“丐中丐” 电池缩水:申报信息显示低配版仅搭载18.4kWh欣旺达电池(85km纯电续航),成本比高配40kWh电池(185km续航)低近2万。 用户担忧:消费者质疑低配版可能“有价无车”,或配置缩水到仅剩“大壳子”,实际交付以中高配为主。 ⚖️ 3. 消费者为何“无语”?——预期与现实的割裂 家庭用户刚需未被满足:宣传中“三排真空间”(1.75米成人可舒适乘坐)和满电1500km续航是核心卖点,但低配续航仅85km,被吐槽“和燃油车没区别”。 配置分配矛盾:二排航空座椅、冰箱等“舒适性配置”可能仅限高配,低配连基础HUD、都可能砍掉,背离“家用全能”定位。 信任危机:领克09 EM-P因定价虚高销量惨淡,最终降价5万才挽回市场,消费者担心M9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