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池
欧盟好样的!之前要求手机充电口必须是统一C口。让iPhone妥协了。这次如果要
欧盟好样的!之前要求手机充电口必须是统一C口。让iPhone妥协了。这次如果要求手机电池必须可以自行更换,绝对是利大于弊!出门不用背着大大的充电宝了手机遇到诈骗,无法操作时候,直接抠电池,强行断电,无法操作!这些都是看得到的好处,但是对于厂家来说,可能做防水这块儿可能就难受了,甚至是要放弃
感觉荣耀Magic8Pro会彻底杀疯,直接掀了友商桌子,7100mAh电池+信
感觉荣耀Magic8Pro会彻底杀疯,直接掀了友商桌子,7100mAh电池+信号增强芯片,续航、信号问题根本不用担心而且现在也已经确定,荣耀Magic8Pro依旧是3D人脸+3D超声波的双3D组合,延用立体声双扬低音炮。屏幕同样是亮点,局部峰值亮度会来到5600nit另外就看荣耀Magic8Pro这次如何拿下“夜神”的称号了,据说会在影像上加入一些全新东西,配合上用了几代的2亿像素潜望长焦,应该不会让消费者失望
宣布了,丰田固态电池已获日本生产许可,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
宣布了,丰田固态电池已获日本生产许可,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大家都期待固态电池早点落地,但现在,可能真是丰田汽车拔得了头筹。目前丰田固态电池已拿到了日本的生产许可,将会在2026年量产。该固态电池续航1200km,可一口气从北京开到广州。10分钟就能将电量从零到80%,上个厕所时间就可以满血复活了,而且寿命高达15年,能量密度为500wh/kg。最后官方还补充了一句,这电池不自燃,不爆炸,撞了也不会起火。因为目前还缺乏相关数据,所以咱就以现在能找到的信息分析一下,丰田的固态电池出现后,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打击吗?丰田说是1200km的续航里程,但要知道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全部都是在最优状况下做出来的。比如日本是JC08工况,也绝不可能是实际的续航里程,也是有所夸大的。再比如固态电池能10分钟快充的问题,固态电池确实能扛大电流,可前提要求是充电桩要跟得上,像固态电池这样的功率至少要480kW功率的桩,但这样的桩目前国内还太少了些。如果不使用超充桩充电的话,在普通桩充电就会出现木桶效应,充电时间照样要40分钟以上。至于说15年不衰减之类的,这可不一定了是。这毕竟是实验室数据,所以15年会不会不衰减,最后还要看车主们的实际体验。我可以把话撂在这里,就算丰田真的第一个出来了固态电池,一般人也根本买不起。首选的搭载车型一定是雷克萨斯旗舰版,这是卖给有钱人的,普通人就别想了。所以我们可畅想一下,第一台丰田固态电池使用的车型一定是雷克萨斯lf-zl旗舰轿车,售价在80万~100万之间,如果卖到国内的话,大概率只会过来几百台。普通人就别想着便宜的价格能买到固态电池了,真正下沉到大众买得起的区间,大概率还要等三年以后。如果你想固态电池有了就马上换车,那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起码在2028年之前技术不可能下放,30万以下不可能买得上配固态电池的车子。至于有钱人就不用管这么多了,技术永远在迭代,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呗。对有钱人来说,还需要这点折扣吗?
这个长假有很多重要信息呈现了出来!我们可以总结为,未来的投影。我们把它分为两大分
这个长假有很多重要信息呈现了出来!我们可以总结为,未来的投影。我们把它分为两大分类: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人工智能又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有,芯片,人形机器人,数据中心;软件有,算力,大模型,各种数据应用。新能源又分为:储能,电池,光能风能水能,核能,智能电网充电桩。美国大企业现在单打独斗似乎有点竞争不过,开始合纵连横。得科技者得天下,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武林秘籍。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心脏,而算力和数据模型则是大脑。当这两大类科技超前时,其他95%的产业都将是超前的。[思考]知行笔记
国庆节时跑了趟高速,算是明白了,增程和油混,差别太大了国庆节时的高速公路,又毫无
国庆节时跑了趟高速,算是明白了,增程和油混,差别太大了国庆节时的高速公路,又毫无悬念地堵了而在这漫长的拥堵和焦灼的等待中,很多人第一次真切体会到,自己当初选择的油混或增程到底意味着什么。堵车的时候谁最焦虑呢?估计绝大多数新能源车都会为续航里程感到焦虑。但同样可油可电的车,油混车和增程式汽车在堵车时候的表现,却是天差地别。油混车如丰田THS,工作逻辑是以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电池容量很小。堵车时发动机频繁启动发电,虽然省油,但那种嗡嗡的震动和噪音以及有限的纯电续航,让其体验更接近油车。而增程式汽车如理想,问界系列,则更像是一台带发电机的纯电车,它拥有一块大得多的电池,纯电续航里程往往超过150km甚至更高。这就意味着在严重拥堵时,他可以依靠电池供电,平静平顺,空调自由打开,仿佛和窗外的焦躁隔绝。最牛的是,就算电池电量耗到较低水平,增程器启动发电,其噪音和震动控制也普遍优于油混车型的发动机启停。如此一来,在堵车环境下,增程式汽车的舒适性和电量安全感就明显胜出。至于在堵车之后谁更省钱?从表面上看,油混技术成熟,不挑食,有油就能跑,特别适合长途行驶。但油混车在电量不足时,发动机要负责驱动,负荷比较大,尤其在停停走走拥堵的道路上,油耗可能会飙升至每百公里7L以上。而增程式汽车在亏电状态下,增程器只在最高效区间发电,优先保证电机驱动,就算拥堵,油耗也能稳定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这次国庆长假,很多增程汽车车主发现,就算完全不充电只加油,综合油耗也远低于同级别油车,甚至媲美传统油混车。至于充电上的方便程度,国庆节充电桩出现了排队现象,有人甚至还要领号充电。但增程式汽车可油可电的灵活性,更让它适合这种地狱难度的出行。而传统混动车辆更像是一个偏科生,强项是综合工况下的省油,但到了极致纯电体验的拥堵环境,其短板就被放大了。现在情况就是,油混车的技术一直没有进步,但增程式车型技术却在始终进步。超级增程式汽车也已上线,纯电续航里程达到400km,油耗更低,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500km。这就注定了,在增程式汽车和油混汽车的斗争中,增程式汽车将取得最终胜利,从这次国庆出行就能看出来了。至于油混车和插混车之间的斗争,其实早在三年之前就分出了胜负。当年丰田不知花了多少代价才开发出了油混,最后却在中国新能源车企面前变成了笑话。
1500左右的荣耀手机怎么选?内行基本上都这么选。1500这个价格段其实不算
1500左右的荣耀手机怎么选?内行基本上都这么选。1500这个价格段其实不算很高,但是在这个价格段有好几款机型可以选择,并且不同机型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一般懂手机的都会这么选。注重大续航,耐摔,以及户外工作者建议荣耀X70,这款机型除了处理器稍微弱点,其他基本上没有短板。尤其是电池容量,目前千元机电池容量最大的一款。注重处理速度以及游戏性能,建议荣耀GT,大家别看这款机型目前已经低至千元档,但是他搭载的是第三代骁龙8处理器,游戏性能毋庸置疑,不过续航就不如X70了。注重影像部分,建议荣耀200300,对于荣耀机型来说数字系列就是主打影像部分,所以喜欢拍照的优先考虑数字系列,目前这两款机型价格也低至1500左右。上面就是我针对1500左右的预算给出的建议,对此不知道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一加15超前瞻:7300mAh电池屠榜,配置再无悬念!
7300mAh电池与120W快充:最令人震撼的是其内置7300mAh超大电池,支持120W有线快充与50W无线充电。该机还配备新一代线性双扬声器、大体积振动马达与湿手触控算法,其他亮点包括超声波屏下指纹、新一代散热系统、多功能NFC、红外...
日本机构专门买了一台仰望U8做结构和成本分析[doge]工匠精神搞起来
日本机构专门买了一台仰望U8做结构和成本分析[doge]工匠精神搞起来
国庆节时跑了趟高速,算是明白了,增程和油混,差别太大了
国庆节时跑了趟高速,算是明白了,增程和油混,差别太大了国庆节时的高速公路,又毫无悬念地堵了而在这漫长的拥堵和焦灼的等待中,很多人第一次真切体会到,自己当初选择的油混或增程到底意味着什么。堵车的时候谁最焦虑呢?估计绝大多数新能源车都会为续航里程感到焦虑。但同样可油可电的车,油混车和增程式汽车在堵车时候的表现,却是天差地别。油混车如丰田THS,工作逻辑是以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电池容量很小。堵车时发动机频繁启动发电,虽然省油,但那种嗡嗡的震动和噪音以及有限的纯电续航,让其体验更接近油车。而增程式汽车如理想,问界系列,则更像是一台带发电机的纯电车,它拥有一块大得多的电池,纯电续航里程往往超过150km甚至更高。这就意味着在严重拥堵时,他可以依靠电池供电,平静平顺,空调自由打开,仿佛和窗外的焦躁隔绝。最牛的是,就算电池电量耗到较低水平,增程器启动发电,其噪音和震动控制也普遍优于油混车型的发动机启停。如此一来,在堵车环境下,增程式汽车的舒适性和电量安全感就明显胜出。至于在堵车之后谁更省钱?从表面上看,油混技术成熟,不挑食,有油就能跑,特别适合长途行驶。但油混车在电量不足时,发动机要负责驱动,负荷比较大,尤其在停停走走拥堵的道路上,油耗可能会飙升至每百公里7L以上。而增程式汽车在亏电状态下,增程器只在最高效区间发电,优先保证电机驱动,就算拥堵,油耗也能稳定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这次国庆长假,很多增程汽车车主发现,就算完全不充电只加油,综合油耗也远低于同级别油车,甚至媲美传统油混车。至于充电上的方便程度,国庆节充电桩出现了排队现象,有人甚至还要领号充电。但增程式汽车可油可电的灵活性,更让它适合这种地狱难度的出行。而传统混动车辆更像是一个偏科生,强项是综合工况下的省油,但到了极致纯电体验的拥堵环境,其短板就被放大了。现在情况就是,油混车的技术一直没有进步,但增程式车型技术却在始终进步。超级增程式汽车也已上线,纯电续航里程达到400km,油耗更低,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500km。这就注定了,在增程式汽车和油混汽车的斗争中,增程式汽车将取得最终胜利,从这次国庆出行就能看出来了。至于油混车和插混车之间的斗争,其实早在三年之前就分出了胜负。当年丰田不知花了多少代价才开发出了油混,最后却在中国新能源车企面前变成了笑话。
全球顶级电池专家来华,专攻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有救了
全球顶级电池专家来华,专攻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有救了最近国际电池界传来一重磅消息,全球顶级电池科学家,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帕塞里尼已全职加入南京师范大学,将领导新成立的电化学储能国际研究院。他的加入是我国科学界可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又一例证,更可以成为加速固态电池落地,破解新能源车痛点的关键转折。帕塞里尼是谁?在电池行业,这个名字就是顶尖技术的代名词。过去20年,他始终活跃在国际电化学科研究的最前沿,连续10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领域贡献卓著。这次帕塞里尼的到来,不光是一次简单的人才引进,更意味着中国在争夺全球电池技术制高点上再获一顶尖智力引擎。他的到来也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全球科研和创新中心正在发生转移。当前新能源车虽然发展很快,但也确实有几大痛点。比如续航焦虑,充电速度,安全风险,而固态电池被广泛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和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使用不易燃的固态电解质从根本上提升了安全,大幅降低了自燃风险。它有望实现更高能量密度,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轻松推到1000km以上,充电时间可缩短到10分钟级别。帕塞里尼团队在电解质材料,特别是单离子导体聚合物方面的突破,正是冲着这些痛点去的。他的研究若能成功转化,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彻底告别短板,真正成为没有妥协的出行选择。而一旦固态电池得到大规模上市,整个汽车行业竞争规则都将改写。续航和补能效率逼近甚至超越传统燃油车,叠加更低的生产使用成本和环保优势,消费者将彻底抛弃燃油车,投入新能源汽车的怀抱。配套产业设施也将迎来全面升级,超充网络会加快铺设,电网改造和储能系统也会同步推进。相反加油站可能面临转型甚至萎缩,传统燃油车的售后体系,也将随着市场规模缩小而面临挑战。更长远的未来来看,如此顶尖人才的加入,将帮助中国企业在下一个电池技术上继续领先,甚至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意味着中国不再是制造大国,而是成为全球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策源地。固态电池曾被认为是需要再等10年的未来技术,但现在最强大脑已就位,完整的产业链已在等待,或许新能源汽车的一飞冲天将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