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却很少人知道南昌大屠杀同样惨烈!这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的南昌,照片中两个面目狰狞的日本兵,身前摆放着数个中国人的颅骨,摆拍炫耀。 有些城市的名字,会随着历史的大火一同被铭刻在人们记忆深处,比如南京。 但也有一些地方,明明经受了同样的劫难,却被时代的尘土悄悄掩埋。南昌,正是其中之一。 说起南京大屠杀,几乎没人不知道。 每年12月13日的国家公祭日,从学校到媒体,从纪念馆到社会哀悼仪式,全国上下都在提醒我们那场民族浩劫。但如果问一句:“你听说过南昌大屠杀吗?”多数人会愣一秒,有些摇头,有些皱眉——“南昌也发生过大屠杀?” 在1939年春天那场短短几天的战役里,在之后长达六年半的沦陷期中,南昌遭受的破坏和屠杀,是彻头彻尾的血与火。 可奇怪的是,无论是国内通识教育,还是大众媒体关注,这段历史总是模糊的、边缘的,甚至缺席的。 这并不是因为没有资料。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文史工作者便开始陆续整理日军在南昌犯下的暴行。 安义的万人坑、荷埠周村的遗址、白骨坑的考古勘探,乃至《南昌抗战纪实》这样的内部资料,点点滴滴都在拼出那段破碎的记忆。 而当年的国际关注,也几乎全部集中在南京。 当时有外国领事在南京、有西方记者、有传教士,而南昌没有。这就导致了证词、照片、视频,几乎全都缺席国际舆论场。 对南昌而言,更残酷的现实是:很多当年幸存的村民,或死于战后贫困,或年老无力言说,他们的经历只能靠片段回忆撑着。而地方层面的历史传播力又实在太弱,很难抵得过国家叙事的主旋律。 不是没有人试图“补上”这段历史,但真正传得开、传得广的,依然有限。 直到近年来江西本地媒体反复重提“南昌大屠杀”,才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不只是军事失守那么简单,而是一场对平民、对整个城市肌理的毁灭。 一场战争,能让人遗忘屠杀的发生;而一次系统性的忽视,则能让一整座城市从历史悲剧中消音。南昌不是例外,它只是我们记忆机制中,那块沉得太久的铁片。 南昌这座城,从来不只是江西的省会。 在抗战时期,它是中国空军最重要的驻地之一。三家店机场,那时候被称作“远东第一机场”,全国300多架战斗机,有250架集中在这里。 上海沦陷后,南昌成了国军航空反击的跳板,甚至能威胁到长江沿线的日军运输线。 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了日军眼中的钉子。从1937年8月开始,日军就不断派出轰炸机空袭南昌,先是精准轰炸机场和军营,后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对民宅、学校、医院下手。 1939年3月,南昌正式沦陷前,仅一个月就遭受超过40次轰炸,1500枚以上炸弹倾泻在城内外。 炸弹的破坏力可不光是数字。 根据事后统计,整个城区约有77.9%的建筑毁于战火,几乎所有老街、商圈、巷弄都成了一片废墟。 真正可怕的,还不仅是炸弹。 1939年3月下旬,日军发动全面攻城战,动用了大量化学武器。 据当时国军第九战区的日记记载,日军在修河南岸发射两万多枚毒气弹,并在进攻市区时,持续使用毒剂混合炮火开路。 赣江边上的水井被投毒,尸体浮在河面,沿街都是皮肤溃烂、咳血而死的老人和儿童。 而日军进入城区之后的所作所为,则像是早已准备好了一整套“毁灭剧本”。 水井被下毒,粮仓被点燃,医院被炸平。从章江门到中正桥,街口横七竖八地躺着被枪杀、刺杀、烧死的人。 比起南京的那40多天,南昌的“黑暗期”整整拉长到了六年半。 日军把南昌当成战略要地,长期驻扎,把这里变成了日式殖民统治的试验场。 在这六年半时间里,不只是城区,周边所有交通要道、县乡小镇,全都沦为暴行之地。 战争打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是“占领”那么简单,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消灭”:消灭人的身体,消灭城市的功能,消灭文化的延续。 南昌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掐住喉咙、活活扼死的。 很多人以为,战争最惨的地方往往在城市,但在南昌,最黑的夜,不在街道上,而是在村子里。 荷埠周村,这个名字在江西南昌县的老人口中,至今仍是个不能随便提起的存在。 1939年5月28日,因为村里的青壮年打死了6个侵入的日兵,日军决定“立威”。第二天清晨,三路兵力围攻全村,家家户户被破门搜杀。 司马地上,四百多人被赶进空地,一排排绑好,机枪从一端扫到另一端。 其中一人没死透,滚进一口井,逃了出来,成了后来唯一的口述证人。他说,那天的枪声打了整整五个小时,从早上打到太阳偏西,连哭都没人哭出来,因为哭的人也已经死了。 这不是孤例。 五房周村、熊家村、蔡家、谢村……几乎每个村落背后,都藏着一串可以直接搬进人类战争史罪证馆的清单。 杀戮的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手段之毒,在中国战时各地也属罕见。 但就在这样“没有反抗能力”的村子里,日军却表现出了极端的杀戮本能。 到了1945年南昌光复,不少地方连“村子”的名字都不在了,连逃亡的人都不知道该往哪儿回头。 南昌不是没有历史,只是被太多血盖住了。
世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却很少人知道南昌大屠杀同样惨烈!这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的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7-30 00:13: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