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黄八妹乔装打扮成女乞丐,来到杜月笙的公馆门口。杜月笙一听黄八妹来了,

运赛过去 2025-07-27 16:16:45

1937年,黄八妹乔装打扮成女乞丐,来到杜月笙的公馆门口。杜月笙一听黄八妹来了,马上邀请她进去喝茶,对她十分热情。 1937年,上海滩风声鹤唳,日军步步紧逼,黄八妹乔装成女乞丐,低调出现在杜月笙公馆门口。这位太湖女匪首为何冒险而来?她与青帮大佬杜月笙有何渊源? 黄八妹,本名黄翠云,生于上海金卫乡一户穷苦人家。幼年被卖作童养媳,性子刚烈,不堪压迫,终与夫家解约,回到娘家。父亲为谋生计,带着她贩私盐,往来太湖水网。她12岁学枪,天赋异禀,练就双手持枪、弹无虚发的绝技,江湖人称“双枪黄八妹”。贩盐生涯风险高,她索性投身太湖土匪徐书生麾下,成了一名女匪首。她与寻常土匪不同,从不欺凌穷人,常把劫来的财物分给乡民,赢得了不少敬重。她的队伍虽挂着土匪名号,却更像替天行道的义军,专找为富不仁的财主下手。 几年前,法国领事樊尔谛的妻子在太湖游玩时被土匪掳走。领事求助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黄金荣派杜月笙出面交涉。杜月笙单人赴匪寨,谈判僵持不下,黄八妹站出来劝说匪首放人,指出得罪青帮的后果。她言辞犀利,行事果断,匪首无奈放人。杜月笙对她刮目相看,觉得这女人虽是土匪,却有大局观,值得深交。两人由此结下交情,埋下日后合作的伏笔。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侵占华东,上海沦为战场。黄八妹看不下去日军的暴行,召集旧部,组建了一支抗日小队,专在太湖一带打游击。她带着十来个人,趁夜色偷袭日军哨所,半个月干掉二十多个日兵,吓得敌人晚上都不敢出门。她枪法精准,行动迅捷,靠着对太湖地形的熟悉,神出鬼没,成了日军的心头刺。可队伍缺枪少弹,物资匮乏,难以持久作战。她思来想去,决定找杜月笙帮忙。杜月笙在上海滩手眼通天,资源雄厚,又在抗战中捐过不少钱物,支援过淞沪会战。她相信,凭当年的交情,杜月笙不会袖手旁观。 那年10月,上海战事吃紧,法租界虽没完全沦陷,也被日军和汉奸盯得死死的。黄八妹为避耳目,换上破棉袄,抹一脸泥污,扮成乞女,拄着竹杖,佝偻着背,溜到杜月笙的华格臬路公馆。她在门口蹲着,假装乞讨,暗中观察四周,确认安全后才敲门。门房见她是个“叫花子”,本想赶人,但她报上姓名,门房进去通报。杜月笙一听是她,立马让人请进,还亲自奉茶,热情招呼。她直截了当说明来意,讲明抗日的难处,请求枪弹支援。杜月笙没犹豫,命人抬来几箱步枪、手枪和子弹,外加一袋银元,慷慨相赠。她谢过之后,带上物资,悄然离开。 黄八妹带着这批物资回到太湖,连夜整顿队伍,分发枪弹,招募更多人手。有了武器,她胆子更大,带着队伍四处出击,专挑日军的据点下手。她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枪法如神,一年内端掉36个日军据点,打乱了敌人的后勤补给。日军对她恨得咬牙切齿,找不到她人,就抓了她的母亲,残忍杀害。她得知噩耗,悲痛万分,但没被仇恨冲昏头脑,反而把怒火化作斗志,带着队伍更猛地打击日军。她每战必冲在前,枪声震天,敌军闻之丧胆。她的队伍后来与浙江游击队合编,获国民党军统委任为特务大队长,作战范围扩展到杭嘉湖一带。1944年,她攻克平湖多镇,收编伪军,获委任江浙护航纵队司令,战功赫赫。 抗战胜利后,黄八妹身心俱疲,母亲的牺牲让她对战乱之地心生倦意。她选择远走台湾,隐居山林,过起低调日子。1982年,她去世,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归葬大陆,与母亲合葬。她的遗体最终运回故土,安葬在母亲身旁,墓前芦苇轻晃,寄托哀思。 黄八妹的故事,讲的是乱世里一个女人的血性和担当。她从贩私盐的苦孩子,到太湖女匪首,再到抗日英雄,一路走来,靠的是胆识和义气。她跟杜月笙的交情,始于一次谈判,成于抗战的大义。杜月笙虽是青帮大佬,手段狠辣,但在国难当头,也干了不少实事,捐钱捐物,支援前线。黄八妹的队伍,靠着他的物资,硬是打出了名堂。

0 阅读:18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