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国军上将于学忠被日军包围。危急时刻,少将魏凤韶扯下他的将官服:“我扮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7-27 11:13:53

1943年,国军上将于学忠被日军包围。危急时刻,少将魏凤韶扯下他的将官服:“我扮你!”带百人引三千日军,留字 “继续杀贼” 赴死,后来怎样? 1943年5月的沂蒙山区笼罩在阴雨里,国民党鲁南游击总指挥于学忠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攥着望远镜的手微微发抖,镜片里晃动的全是土黄色军装和刺刀寒光。 三天前还是七千人的队伍,如今只剩两千残兵,弹药箱见了底,山间小路上还不断传来叛徒吴化文带着日本兵搜山的动静。 雨水顺着于学忠的帽檐往下淌,他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吴佩孚手底下当营长的日子。 那时候队伍里有个山东兵叫魏凤韶,饿着肚子也要把最后半块饼子让给伤员。后来两人在军阀混战里分分合合,直到台儿庄战役时,浑身缠着绷带的魏凤韶瘸着腿找上门,死活要跟着打鬼子。 马蹄声打断回忆,浑身是血的副官滚下马背。日军距离不到三里地,熟悉地形的叛徒带着三千追兵包抄过来。 于学忠摸着腰间只剩三发子弹的手枪,听见身后传来皮靴踩泥的响动。 转身就看见魏凤韶站在雨里,少将制服上的勋章沾满泥点,胸前的云麾勋章倒是擦得锃亮——那是长沙会战拿命换来的,结果刚得奖就被调到闲职上晾着。 魏凤韶伸手就去扯于学忠的将官服,肩章上的金梅花刮破了手指头。 这位年过四十的山东汉子咧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老哥,让我替你走一趟。"他说吴化文认得总指挥的白鬃马和呢子大衣,只要往西边山梁上跑,准能把鬼子引开大半天。 于学忠死活不答应,二十五年过命的交情哪能说舍就舍。 魏凤韶从怀里掏出块停摆的怀表,表壳上留着长城抗战时的弹孔。他说起民国七年衡阳战场上,于学忠带着他们营死守阵地三天三夜;说起台儿庄那会肠子都打出来了,是老长官用担架把他抬出战场的。 如今这两百来斤的身子,早该还给国家了。 天亮前最黑那阵,魏凤韶硬是套上总指挥的将官服,跨上那匹叫"踏雪"的白马。临走前从笔记本上撕了张纸,拿铅笔歪歪扭扭写下"继续杀贼"四个字。 于学忠看着老部下往西边山沟里冲,百十号人故意把总指挥旗打得老高,马蹄声惊得林子里宿鸟乱飞。 日本人果然上当了,迫击炮弹追着白马炸,机枪子弹打得碎石乱蹦。 趁着这空当,于学忠带着剩下的人往东边绝壁上摸。 悬崖陡得跟刀削似的,当兵的用刺刀在石头上凿出脚窝,伤员绑在战友背上,连吃奶的娃娃都被娘亲捂住了嘴。 爬到半山腰撞见鬼子哨卡,二十几个日本兵围着火堆打盹。于学忠咬着牙带头冲上去,刺刀见红的动静比山风还轻。 等他们翻过山头,西边突然传来闷雷似的爆炸声——那是魏凤韶留的最后一颗手榴弹。 后来打扫战场的人说,魏凤韶的尸首朝着山东方向跪着,背上七个枪眼还在渗血。日本人气得把他衣服扒光了,可那件将官服早被手榴弹炸成了布条。 藏在怀里的笔记本倒是没烧完,焦黄的纸页上留着给老长官的绝笔。 这场金蝉脱壳的戏码,让于学忠带着残部从绝境里挣出条活路。后来国民政府给魏凤韶追授了青天白日勋章,可老部下坟头的草都三尺高了。 每逢清明,总有人看见于学忠蹲在沂蒙山的老槐树下烧纸,火星子飘起来,像是当年那百十号敢死队员举的火把。 日本人投降那年,有记者跑到山东采访。 于学忠摸着魏凤韶留下的怀表半天没说话,最后指着悬崖上那些刺刀凿出来的脚窝说:"这哪是我们打出来的生路,分明是弟兄们拿命铺的活路。" 山风刮过岩壁,呜咽声听着像极了当年那匹白马的嘶鸣。

0 阅读:51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