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4军撤到台湾后番号被撤,军长劳冠英遭撤职。他匆忙去找俞济时求助,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7-27 10:14:11

1949年,74 军撤到台湾后番号被撤,军长劳冠英遭撤职。他匆忙去找俞济时求助,得到的答复只有一句:“你不争气,我帮不了。” 1947年5月,国民党整编74师在山东孟良崮被解放军全歼。蒋介石在南京官邸接到战报时,手里的《孙子兵法》摔在桌上,墨汁溅湿了"张灵甫"三个字。 这个被称为"御林军"的精锐部队覆灭,让国民党高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蒋介石当场拍板重组74军,命令传到南京黄埔军校时,教官邱维达刚结束战术课。 重组工作异常艰难。邱维达在三个月内收拢了孟良崮逃回的2000多残兵,加上后方医院4000多伤员,又东拼西凑了3个补充团。 王耀武从山东调来两个保安旅,俞济时把南京警卫团的老底子都掏空,这才勉强凑出万把人。 新组建的74军虽然顶着老招牌,实际战斗力大不如前,士兵多是强征的壮丁,武器七拼八凑,连重机枪都凑不齐编制。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重组后的74军在碾庄圩再次遭遇重创。当时部队困在包围圈里,士兵们饿得啃树皮充饥。 据《华东野战军战史》记载,解放军用土喇叭喊话时,74军阵地上成排的士兵举手投降。军长邱维达被俘前,把烧剩半截的军旗塞进炮弹箱,后来这截残旗被送进军事博物馆,上面"虎贲"二字还能辨认。 此时在上海养病的俞济时急得团团转。这位74军首任军长翻遍黄埔校友录,最后选中在东北铁路局当处长的劳冠英。 此人原是74军的老团长,参加过武汉会战,但半年前在辽沈战役中临阵脱逃,被同僚私下叫做"长腿将军"。蒋介石起初不同意启用逃将,俞济时三次递报告才勉强获批,条件是"再逃必军法从事"。 劳冠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1949年初的福州,所谓74军只有1.3万人,其中半数扛的是竹竿充数。仓库里3000支老式步枪锈迹斑斑,弹药不足三个基数。 新兵多是福建当地抓来的农民,训练时连左右转都分不清。有老兵回忆,当时发军饷都用麻袋装金圆券,买斤大米要扛半袋子钱。 当年8月解放军进攻福州,74军的防线一触即溃。劳冠英带着残部退到平潭岛,发现所谓的海防工事全是画在图纸上的。 岛上官兵连挖战壕的铁锹都不够用,潮水一涨战壕就变成水沟。解放军登陆时,守军争抢渔船逃命,码头上扔满印着"虎贲"字样的钢盔。 战后清点人数,原本万余人的部队只剩三千残兵。 退到台湾的74军番号被撤销,缩编为14师划归李天霞指挥。劳冠英这个空头军长连师部都进不去,只能在家属院带孩子。 他有十一个子女,全家挤在信义路的铁皮屋里。下雨天屋里摆满接雨的盆罐,孩子们穿着改小的旧军装,袖口磨得发亮。有回小儿子问起肩章痕迹,劳冠英支吾说是以前做工留下的。 俞济时在台北的官邸依旧挂着74军的老照片,但再不肯见旧部。劳冠英揣着求情信在门口守了三天,最后收到副官转交的一包台币。 当年跟着俞济时打万家岭的老兵,有的在码头扛包,有的摆摊卖香烟。蒋介石有次坐车经过西门町,看见路边瘸腿老兵敬礼,让侍卫扔了半包烟出去。 1950年国民党实施部队整编,劳冠英的名字出现在退役名单里。交接仪式上,新任师长当众烧了74军的花名册,纸灰飘到劳冠英的旧军装上。 回家路上经过黄埔军校同学会,他听见里头在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想起1937年罗店血战时,士兵们也是唱着《满江红》冲锋的。如今那些弟兄的坟头草,怕是比人还高了。 后来有人在基隆港见过劳冠英,他蹲在渔市帮人记账,本子上还留着"74军军需簿"的字样。有醉汉嘲笑他是逃跑将军,他也不争辩,只顾埋头核对鱼货数量。 当年从平潭岛带回来的公文包里,始终藏着半块烧焦的军旗布,夜深人静时就着煤油灯看,还能瞧见金线绣的老虎尾巴。

0 阅读:0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