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于清醒了,突然当着全球的面,对华喊出了一句话,中印罕见达成一致! 印度防长辛格6月访华时突然表态“印中是搬不走的邻居”,这话可炸了锅,不少人纷纷猜测怎么印度突然画风突变,说白了,其实还是利益作祟。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5年中印贸易额都突破1300亿美元了。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电子产品、机械零件等,要是关系闹僵了,这些东西进不来,印度的工厂就得停工。 而且印度国内经济增长乏力,莫迪政府想发展制造业,吸引外资,可没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这事儿可不好办。 就像稀土这一块,中国掌握着全球91%的稀土精炼产能,印度的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都离不开稀土,要是中国一卡脖子,印度的这些产业就得瘫痪。所以印度不得不放软身段,跟中国搞好关系,好继续从中国进口这些关键物资,也能吸引中国的投资。 美国虽然一直拉拢印度,想让印度在“印太战略”里当炮灰,一起对付中国。但美国也不是真心实意帮印度,在贸易谈判中,美国对印度的汽车、钢铁等产品加征关税,还要求印度开放市场,这让印度很不爽。 而且美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中根本不把印度当回事,比如在G7峰会上,莫迪精心准备的发言就被欧美领导人无视了。 印度也不傻,知道跟着美国混不一定能得到好处,反而可能被美国当枪使。所以印度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既跟美国合作,又不把中国得罪死。这次辛格访华,也是想向中国示好,给自己多留条后路。 还有边境问题。中印在边境地区有争议,前几年还发生了加勒万河谷冲突。但长期的军事对峙对双方都没好处,印度在边境部署大量军队,后勤成本高得吓人,一年得花28亿美元,占国防开支的8%左右。这对印度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而且中国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军事实力也越来越强,印度要是继续硬抗,肯定占不到便宜。 所以印度想通过谈判解决边境问题,减少军事开支,把钱省下来发展经济。这次辛格提出“四点路线图”,就是想跟中国缓和边境局势,避免冲突升级。 另外,印度国内政治也有影响。莫迪政府在地方选举中连续受挫,急需外交成果来提振支持率。辛格访华表态“印中是搬不走的邻居”,就是想向国内展示自己的外交能力,转移国内矛盾。 而且印度国内也有一部分人支持改善对华关系,比如一些商界人士和学者,他们觉得跟中国合作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不过,印度的算盘打得挺精的。一方面想跟中国缓和关系,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想在边境问题上让步,还想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大国”地位。 比如印度在青岛会议上拒绝签署上合组织联合声明,理由是“反恐双重标准”,其实就是想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显示自己的独立性。而且印度在边境地区还在部署综合战斗群,保持军事威慑,这说明印度对中国还是有戒心的。 总的来说,印度这次态度转变,就是利益驱动的结果。经济上需要中国的支持,国际上想保持平衡,国内政治也需要外交成果。 但中印之间的根本矛盾还没解决,边境问题、战略互信等都还存在。所以中印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未来还会有波折。 印度要是真想跟中国搞好关系,就得拿出诚意来,不能一边示好一边搞小动作。中国也得保持警惕,不能被印度的甜言蜜语迷惑,得维护好自己的核心利益。
印度终于清醒了,突然当着全球的面,对华喊出了一句话,中印罕见达成一致! 印度防长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7-10 17:27:4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