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一棒!岛内汉光演习首日,岛内迎来大噩耗!我们这一次将八家台湾的军工实体纳入管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7-11 00:40:23

当头一棒!岛内汉光演习首日,岛内迎来大噩耗!我们这一次将八家台湾的军工实体纳入管制清单,可谓是给了“台独”分子一记响亮的耳光!7月9日,岛内汉光41实兵演练今天展开。而岛内媒体称,这一次演习统合三军部队进行10天9夜、24小时连续操演。 先说说这八家被管制的企业。汉翔航空是台当局直接参股的军工巨头,前身是台空军技术局,董事长历来由台军上将担任,岛内最先进的“经国号”战斗机就是他们造的。 经纬航太专门生产无人机,什么战术侦察、攻击型号都有,和台防务部门订单不断。中山科学研究院更厉害,台军的“天弓”防空导弹、“雄风”反舰导弹都是他们的“得意之作”。 这些企业表面上喊着“防卫自主”,实际上却偷偷依赖大陆供应链。就说台船的“海鲲”级潜艇,听起来挺唬人,可建造时用的特种钢材还得从大陆进口。 仲硕科技的无人机,里面的精密元件也大多来自大陆。现在大陆一纸禁令,直接断了他们的来源。 岛内媒体也不傻,一眼就看出大陆这次出手的时机太巧了。汉光演习首日公布管制清单,反制意味再明显不过。 要知道,汉光演习号称台军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年度军演,今年还特意延长到10天9夜,动员了2.2万人,后备军人数量创了新高。 可台军的“老底”大家都清楚,演习历来是“乌龙”不断。以前试射导弹脱靶、鱼雷窜上海滩、装甲车抛锚这些事儿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过参演部队当街对骂的荒唐场面。 美国教官都看不下去,直言台军训练内容过时,士兵实战能力低下,花再多钱买装备也没用。 面对大陆的反制,台当局的反应更是可笑。台防务部门声称正在推动“非红供应链”,提升“防务自主”,可被管制的企业却纷纷“打脸”。 汉翔航空承认民用业务受影响,龙德造船也说部分零件来自大陆。明眼人都知道,台湾军工产业对大陆供应链的依赖是实实在在的。 就拿防弹衣来说,攻卫股份从大陆进口防弹纤维布,贴上自己的标签就高价卖给台军,这种“贴牌”操作早就不是秘密。现在大陆切断供应,他们要么花高价找替代品,要么项目就得延期。 有台媒算了笔账,非大陆零部件成本高出3到4倍,有些甚至贵出20倍,这对本来就预算紧张的台军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让“台独”分子颜面扫地。南非政府前不久要求台当局“代表处”从行政首都迁走,否则就关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世界卫生大会连续第9年拒绝涉台提案,百余国明确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连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CNN批评台军战斗力低下,根本无法与解放军抗衡。赖清德当局想靠“倚美谋独”,可美国自己都在稀土等关键材料上依赖大陆,哪有能力真正支持他们? 更让“台独”分子头疼的是,岛内民众根本不买账。7月7日“七七事变”纪念日,岛内多个民间团体冒雨走上街头,痛斥赖清德当局扭曲历史、媚日谋“独”。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意识到,“台独”只会带来战争风险,而两岸交流合作才是出路。 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同比增长13.3%,厦金“小三通”累计运送旅客2244万人次,超过7000名台胞参加海峡论坛。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的愿望,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大陆这次管制措施,不仅是对“台独”分子的警告,更是向国际社会表明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从双航母演练到出口管制,从经济反制到法律手段,大陆的反“独”工具箱越来越丰富。 “台独”分子应该明白,搞分裂就是死路一条,任何逆势而动的行为,最终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说,“台独”是绝路,助“独”是邪路,甘当“台独”爪牙的企业和个人,必遭依法严惩。

0 阅读:0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