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了日本,让这个国家没能成为超级大国的霸主。从1968年开始,日本人口过亿,智囊团的计划是在2030年之前人口翻倍,变成超级大国,仅次于美国自己。可谁料美国从1979年便开始筹划打击日本。 二战后,日本经济一路狂飙。1968年,日本人口刚过1亿,GDP就超过西德,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时候的日本,汽车、家电、半导体这些产业横扫全球,连美国市场都被日本货占了半边天。 日本国内有个智囊团,野心勃勃地放话:到2030年,人口要翻一倍,经济要追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可美国哪儿能让这事儿成呢?二战刚结束时,美国为了在亚洲找个小弟,确实给了日本不少甜头,又是技术支持又是市场开放。 但到了70年代,美国突然发现,这小弟翅膀硬了,居然要跟大哥抢饭碗!尤其是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大街上跑得比美国车还多。美国一看,这还了得?必须得收拾收拾这个“叛逆”的小弟。 从那时候起,美国就开始对日本下黑手了。1979年,美国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由,对日本汽车实施进口配额限制,逼着日本车企到美国建厂。导致日本汽车出口一下子少了一大半,利润缩水,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可日本车企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在美国建厂,用美国工人,生产的汽车还贴着日本牌子,结果美国消费者还是买账。美国一看,这招儿没彻底奏效,那就换个招儿。 1985年,美国联合英法德等国,逼着日本签了《广场协议》。协议要求日元大幅升值,说是为了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可实际上,这就是美国给日本挖的一个大坑。 日元升值后,日本出口商品的价格翻了一倍,美国消费者一看,日本货太贵了,转身就买美国本土产品。日本的出口企业叫苦不迭,利润暴跌,只能靠降价维持市场份额。 这还不算完,日元升值还让日本的海外资产大幅缩水,日本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损失惨重。 美国对日本的打压可不止这两招。在半导体领域,美国更是毫不留情。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于是,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日本半导体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还逼着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限制日本半导体的出口价格和市场份额。这一招直接把日本半导体产业打回了原形,美国半导体企业趁机夺回了市场主导权。 除了贸易战,美国还在金融领域对日本下手。《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量过剩资金。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央行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钞,降低利率。 这下,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路飙升。那时候的日本,全民炒股炒房,东京的地价高得离谱,据说卖掉整个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可泡沫终究是会破裂的。1989年,日本政府意识到泡沫太大,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这一收紧,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瞬间崩盘,无数日本家庭破产,企业倒闭。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期停滞,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 美国对日本的打压,从贸易到金融,从产业到汇率,一环扣一环,把日本彻底打趴下了。日本的智囊团当初的超级大国梦,也随着泡沫的破裂,彻底破灭了。如今的日本,虽然还是发达国家,但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严重,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美国这招儿“打压老二”的套路,真是屡试不爽。从当年的英国到后来的苏联,再到现在的中国,美国一直在用各种手段压制潜在的竞争对手。 不过,中国可不是当年的日本,我们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有强大的经济韧性,有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美国的打压,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不能依赖别人,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发展自主产业,保持经济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美国的这种霸权行径,虽然能得逞一时,但终究是不得人心的,也必然会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和抵制。
美国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了日本,让这个国家没能成为超级大国的霸主。从1968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7-10 11:21:47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