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已犯案的铁道部副部长张辛泰,协助中央办案期间继续犯案

文史讲解 2025-07-10 16:26:00

1989年8月16日夜,张辛泰的妻子压低嗓音提醒:“明早回郑州,别忘了那份批件!”客厅里,新录像机的荧光映着他的脸——这位身披“铁腕纪检”光环的铁道部副部长,正借着督办罗云光受贿案的机会,在办案间隙忙着给自己捞好处。

谁能想到,这个曾在枪林弹雨中抢修越南桥梁、在非洲旷野督建坦赞铁路的人,会走到这一步?1937年出生的张辛泰,父亲是八路军侦察兵,他18岁考入唐山铁道学院,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计算,获过“抗美援越勋章”。1982年45岁时当上副部长,头顶“全国劳模”“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环,同事都夸他“最年轻、学历最高、能熬夜”。

转折始于1987年。看着改革开放后城市的繁华,他盯着每月两百多的工资条失衡了:“凭什么我还住旧房子?”夏天去济南出差,他向下属“借”空调,连夜运到北京父亲家,写了张两年“借条”,心里却想着“大不了报废”。1988年在上海疗养,他把2300元自费药费塞进“副部级公杂”,还带着秘书、军医公款旅游,特意叫上李女士作陪——她手里握着一张无批文的煤炭流向表,藏着不可告人的交易。

1989年“两高”通告要求贪腐官员自新,张辛泰却变本加厉。他三次夜返北京,给李女士打通审批关节,换来的“回报”是:电视、音响、录像机陆续搬进家,两箱茅台塞进后备箱。他嘴上说“有发票就行”,实则早把纪律抛到脑后。

1990年,李女士倒煤案发,供出“电器都在张副部长家”。调查组上门时,他先哭着喊“家属没文化”,最终承认受贿。次年4月,他自首撤销待遇,移送司法。那个曾说“数据错一位,桥就塌一边”的工程师,终究被欲望的“数据”压垮——七件家电、两箱白酒、一条批文,成了困住自己的囚笼。老同事叹息:若守住初心,晚年怎会如此?

0 阅读:362
文史讲解

文史讲解

欢迎关注!说点你不知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