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65年冬,南朝宋皇帝刘子业看上了自己的姑姑刘英媚,刘英媚却说:“我虽然是陛下的姑姑,幸亏陛下宠幸,但如果想得到我的话,还是要把你姑父结果了才行。”刘子业一听,大为感动说:“既然如此这样,我就去结果了他” 要说起刘子业,他可绝对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嗜血成性的皇帝。 光是他滥杀无辜,就已经够让人诟病的了,然而他做的荒唐事可不少。 公元464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病逝,年仅十六岁的太子刘子业就被推上皇位。 新帝登基之初,也曾广布恩诏,调整朝臣,试图在父亲严苛管束之后施展抱负。 然而,过早握住的至高权力也未必是件好事。 至高无上的权利,迅速腐蚀了他本就不甚稳固的心智。 他长期在父亲阴影下积累的压抑与扭曲,父亲死后瞬间反弹。 他以雷霆手段拿下了重臣,用鲜血为自己铺就了通往绝对权威之路。 屠刀之下,君臣之礼崩坏殆尽。 对朝臣的生杀权全都拿捏在自己手中,宫闱之内毫无伦理纲常可言。 刘子业的暴政,践踏着江山根基与人间伦常。 而刘英媚的身份,注定了她将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 作为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她是刘子业的亲姑母,辈分尊贵。 更关键的是,她已为名门何氏之妇,夫君何迈乃是手握兵权的卫将军,掌控着拱卫建康的重要力量。 亲姑侄的关系与强大的夫族,本应是双重保障。 然而,在唯我独尊的刘子业眼中,这层关系反而成了一种特殊的“禁忌诱惑”。 刘英媚的美貌,更是点燃了他心中那股混灭天理的邪火。 家宴上他故意屏退侍,空旷的大殿只剩下姑侄二人。 面对侄子皇帝赤裸裸的目光的威压,刘英媚脊背发凉。 最终求生的本能,让这位历经宫廷风雨的公主选择了妥协。 她没有义正辞严的拒绝,也没有卑躬屈膝的乞怜,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冷静和盘托出。 “臣妾已是何家妇,虽蒙陛下不弃,终究名不正言不顺,陛下若执意纳我入宫,何家门楣便是最大的阻碍,欲除此碍,必‘结果’何迈。” 这番话表面是“献策”,实则是将何迈推到了风暴眼。 刘子业对刘英媚这番“建言”,竟被他荒诞地解读为姑母在向他示好。 被欲望和权力冲昏头脑的少年天子大喜过望,毫不犹豫地应允了这灭绝人伦的交易。 一场迅疾而残酷的杀戮随即展开。 为了掩盖真相、稳住手握兵权的何家,刘子业下令毒杀了一名与刘英媚身量相近的宫女。 这名无辜宫女的尸体被毁去面容,以长公主之礼假意送往何府,谎称新蔡公主刘英媚暴毙于宫闱之中。 在卫将军府内,何迈面对着妻子的灵柩,悲愤交加。 他不信!妻子暴毙。 他暗中查访,蛛丝马迹最终印证了棺内根本不是爱妻刘英媚! 真正的妻子已被皇帝侄儿强行霸占,幽禁深宫! 奇耻大辱如同烈火灼心,不仅夺走了他的妻子,更是将他身为武将、丈夫的尊严彻底践踏。 愤怒与仇恨在何迈胸中燃烧,他决心以牙还牙。 凭借其将军府的实力和在军中的威信,何迈开始密谋策划一场针对刘子业的废黜行动,誓要诛暴君、夺回妻子。 然而,少年天子的暴政早已为他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监视网。 刘子业的爪牙时刻嗅探着建康城每一个角落的不安气息。 何迈的府邸,尤其受到重点关照。 废立阴谋尚未成熟,风声已然走漏。 公元466年正月,大队禁军突然包围了卫将军府。 何迈早有戒备,家丁和部分亲信奋力抵抗。 然而,私府之力如何抗衡皇权? 何府最终化作一片血海,一代将才何迈壮烈殉难。 这不仅是何迈个人的悲剧,更是皇权碾压下正直与血性的惨败。 搬开何迈这块“绊脚石”,刘子业更加肆无忌惮。 皇宫成了他的恐怖乐园。 他将几位亲王叔父囚禁于竹笼,百般折辱,轻蔑地称之为“猪王”、“贼王”、“驴王”,全然不顾血脉人伦。 叔父湘东王刘彧在暗无天日的囚禁与屈辱中忍辱负重,犹如卧薪尝胆。 目睹刘子业的滔天暴行,刘彧深知坐以待毙唯有死路一条。 他暗中秘密联系了部分对刘子业深恶痛绝的宫廷宿卫与朝臣。 公元466年的一个冬日,宫中举行一场例行的华林园“射雉”活动。 刘子业兴致正浓,却不知死神已悄然临近。 刘彧的心腹于华林园后堂骤然发难,最终曾经主宰他人生死的刘子业,在惊惶失措中死于乱刃之下。 那年,他不满十七岁,在位不足两年。 主要信源:(文献——《宋书·前废帝纪》)
公元465年冬,南朝宋皇帝刘子业看上了自己的姑姑刘英媚,刘英媚却说:“我虽然是陛
炎左吖吖
2025-07-05 10:41:21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