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2019年那年,如果季莫申科顺利当选乌克兰总统,而泽连斯基却惨遭败选,俄乌冲突还会发生吗?答案很简单——几乎不可能,说白了,季莫申科已经当了几年总理,从政经验这一块,是远超过泽连斯基的,至于北约的诱惑,她早就有相关回应。 季莫申科算是乌克兰政坛老将,早在1996年就进入国家议会,后来好几次担任总理,在乌国内外政策上摸爬滚打多年,她对乌克兰所处的地缘格局无疑有更深的体会和考量。 泽连斯基当年带着喜剧演员的光环崭新出场,让不少选民觉得耳目一新,很多人希望他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改变,于是他顺利胜出,但他在国际经验和政治谈判上的积累肯定比不上前辈。 竞选期间,季莫申科关于国家出路的态度很有看头,她公开支持乌克兰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主张推动欧洲一体化,但对于是否推动乌克兰立刻加入北约,她态度显得相当谨慎。 她曾多次强调,不应让乌克兰成为大国对抗的牺牲品,外交战略要稳,不是一步到位地倒向任何一边。 季莫申科认为乌克兰未来理应融入欧洲体系,但安全问题还得多权衡,不能一下子让美国和俄罗斯陷入更大对立,季莫申科的这些表态反映出她相信务实外交、灵活周旋有时能带来最为珍贵的缓冲时间。 而泽连斯基上任以来,无疑在对西方靠拢上走得很快很远,他多次强调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愿望,频频向西方释放信号,希望通过“一条路走到黑”的方式让乌克兰得到安全保障和外部援助。 但对俄罗斯来说,北约东扩一向是最敏感的红线,无论是2008年峰会公开承诺乌克兰能够有朝一日加入北约,还是近年持续的军事合作,都不断强化了俄罗斯的不安全感。 对克里姆林宫来说,乌克兰若彻底倒向西方,不仅意味着战略缓冲被打破,更可能引发最直接的回应。 对比这两种路线,如果季莫申科真的胜选,她很可能会在对外交往中保持更多弹性,她那种既争取欧盟经济支持和政策契机,又不激化与俄罗斯间安全矛盾的方式,应该会让地缘风暴暂时缓和。 因为2014年以后乌克兰与西方之间合作越来越深,北约的身影在乌东和基辅政治中越来越明显,同时克里米亚问题已经让俄方敏感神经时刻紧绷。 此时若再有一位懂得与俄打交道的老练领导层,或许会争取到反复协商和各方让步的空间,而不是短时间内不断升级紧张态势。 当然,影响局势的绝不是某一个人的一两句话或临场决定,乌克兰夹在欧美和俄之间,社会内部对国家定位的看法本来就很多样,从语言、文化、到经济利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倾向。 像克里米亚和东部,不少民众倾向与俄罗斯保持关系;而基辅及西部则欧盟情结浓厚,在这种社会结构下,无论谁当总统,完全改变既定潮流其实都很难。 俄罗斯的对乌政策也一直高度警惕和坚定,哪怕面对经验丰富的季莫申科,也不会放松对乌克兰未来走向的关注。 所以即使在她执政下,乌克兰内部的亲西方诉求不会消失,但她很大概率会用强硬以外的方式争取更多安全缓冲,避免立即点燃更大冲突的火药桶。
试想一下,2019年那年,如果季莫申科顺利当选乌克兰总统,而泽连斯基却惨遭败选,
修竹崽史册
2025-07-10 11:16: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