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说:“自从美国用B2轰炸了伊朗之后,中国人彻底失去了信心”。但说真的

修竹崽史册 2025-07-10 15:16:38

一位美籍华人说:“自从美国用B2轰炸了伊朗之后,中国人彻底失去了信心”。但说真的,究竟是谁失去了信心?答案很明显,这次美军的轰炸非但没展示什么实力,反而暴露出美军现在只是外强中干,远不如从前。   B-2的隐身优势远没有被想象得那么“无懈可击”,这次行动中,B-2依旧需要加油机支持,需要周密的侦察和复杂的航线策划,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小心翼翼。   虽然官方强调隐身技术,但实际上,只要B-2远距离出动,加油、补给、情报保障都缺一不可,没有哪个环节可以掉以轻心,甚至部分任务还得靠多机编队配合行动,才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和效果。   可以说,现在的B-2已经远非“神出鬼没”,倒更像需要精心呵护的战略资源。   每架B-2造价高得惊人,而且定期大修的话动辄要花上470天以上,近年有所改进也还是高强度、长时间的维护流程。   它特殊的隐身涂层、老旧部件和精密系统,让每一次执行任务后,必然需要细致入微的检查、修补才能重返战备。   美军也不断尝试优化维护体系,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有的飞机能比以前更快回归服役,但整体上每一次大修对机队可用性影响还是很大,导致实际能够随时执行任务的B-2有限,这样一来,B-2更多地成为象征意义大于实战频率的国之重器。   从伊朗空袭后续公布的情报看,美国出动多架B-2对伊朗各大核设施进行了打击,美方宣布对目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认为“瘫痪了伊朗的核计划”。   但事实上,这些目标大多深埋地下,有着多层防护结构,外界分析普遍认为,美军虽然达成了战术目标,对伊朗核设施造成一定损害,但彻底摧毁核心能力更谈不上,而且伊朗的相关实体并未被全部消除,一些损毁属于可修复性质,远未到“根除”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这次空袭并没有达到最初设想的“决定性打击”效果,此举除了宣示力量、收割舆论支持,还真没能从根本上终结伊朗长期发展的核能力。   有趣的是,国际社会对于这场轰炸的态度和反应,也远比二十年前冷静和理性,过去只要美国展示硬实力,很多国家都会下意识地“修正”自己的立场;如今,全球权力格局正在变得多极化,区域大国与新兴势力不断壮大,美国的“独强”身份明显受到挑战。   其实真正失去信心的恰恰是美国自己。面对发达的反隐身和防空网络,B-2再也不是那个可以轻松完成全球打击、从容回家的“幽灵”。   一旦外部环境复杂、后勤保障不到位,美军的战略机群就会陷入不得不步步为营、小心试探的状态。   考虑到B-2的维护难度和出击成本,美国内部对于大规模使用这样高价值武器的信心无疑也在动摇。   再加上技术进步导致的全球军备竞赛,各国对美军传统优势越来越能应对,单靠一批“老本钱”已很难、也不敢轻易冒进。   所以外界看到的不是美国轻松赢下新一轮心理战,而是一个战略工具步入“保守使用时代”的缩影,B-2再无昔日锋芒,也难再复制当年那种压倒性的心理震慑效应。   美国曾以无可撼动的军事力量左右世界格局,而如今,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战略格局,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0 阅读: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