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11月,安徽霍山黑石渡,扶王陈德才的20万太平军陷入绝境。 天京陷落的消息传来,对这20万太平军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战士们的心一下子就乱了,很多人开始迷茫,咱们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啥?天京没了,家也没了。军心一散,这仗就更难打了。 在黑石渡这个地方,四周都是清军的包围圈。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那可是出了名的凶悍,马蹄声就像闷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左宗棠的楚军,还有曾国藩的湘军,也都不是好惹的,他们把太平军围得严严实实,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陈德才站在阵前,看着自己的将士们,眼神里满是焦虑和不甘。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输了,就彻底完了。他试图整顿军心,鼓舞士气,一次次地站出来,大声呼喊着太平天国的口号,告诉将士们,咱们不能放弃,就算天京没了,咱们也要为了心中的理想战斗到底。 可现实太残酷了。战斗打响后,清军的炮火像雨点一样砸过来,炸得太平军阵地上硝烟弥漫。蒙古马队更是像旋风一样冲进来,他们挥舞着长刀,寒光闪烁,太平军的防线被一点点撕开。 更糟糕的是,太平军内部还出了叛徒。马融和、倪隆怀等将领,竟然带着7万多人临阵倒戈,投降了僧格林沁。这一下子,太平军的实力大打折扣,陈德才感觉自己像是被人在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紧接着,范立川、陈汉太等又率众11万余降于英翰。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却成了敌人,这种背叛带来的痛苦,比战场上的刀伤还要让人难受。 陈德才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将士,心中满是绝望。他想起了太平天国曾经的辉煌,想起了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想起了他们曾经的誓言。可现在,一切都要化为泡影了。他不想被清军俘虏,不想看到太平天国最后的尊严被践踏。于是,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毒药,一饮而尽。那一刻,他的眼神里透着决绝,他要用自己的死,来捍卫太平天国的尊严。 陈德才死后,剩下的太平军残部,有的被清军追杀,倒在了血泊之中;有的四处逃亡,隐姓埋名;还有的和捻军会合,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抗争。但无论如何,太平天国的大势已去,那个曾经震撼清朝统治的农民运动,在这场惨烈的战斗后,渐渐落下了帷幕。 这场发生在1864年11月安徽霍山黑石渡的战役,成为了太平天国命运的转折点,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段悲壮的记忆。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也让后人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信息来源:《太平天国史》《清史稿》
1864年11月,安徽霍山黑石渡,扶王陈德才的20万太平军陷入绝境。 天京陷落的
古往趣话社
2025-07-10 04:08:29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