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被中俄抛弃?我说实话,抛弃什么了,如果没有中国伊朗早就崩溃了好吧,2025年6月,也就是伊朗被以色列爆锤的一个月里,中国平均每天从伊朗进口180万桶原油,在刚刚过去的5月,这个数字才100万桶,等于一个月内提升了80%的购买量。 伊朗手里其实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出口产品,石油算是唯一的硬通货,对国际社会来说这比什么口头支持都管用,要是有一天中国真的完全不买伊朗原油了,伊朗国内经济一下子就撑不住了。 这种命脉相连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驱动的,并没有什么谁非帮谁不可的深厚情谊,中国本身对石油有巨大需求,像伊朗这样能不管美国态度大量卖油的国家其实没几个。 伊朗石油普遍都比国际市场同类更便宜,这也是能大批卖出去的底气,同样品质的原油伊朗每桶比英国便宜3块多美元,比美国甚至便宜了十多块,这就是“谁便宜买谁的”市场逻辑。 伊朗的原油在运到中国前常常要“转一圈”,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先到马来西亚“转手”,成了“马来西亚原油”再卖,熟悉行情的都知道,这些“马来西亚原油”往往比其它国家便宜一截。 2025年俄罗斯石油在中国大约卖553元一桶,沙特大概599元,美国600元,马来西亚只要536元,低价格的背后是伊朗原油以另一种身份进来的现实,大家更看重的是价格波动和供应的可靠性,这就是经济规律起作用的地方。 中国对外做生意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做生意归做生意愿意和各类国家做买卖,但不会“白送”资源,也不会动不动搞联盟、表态啥的,至于伊朗国内谁当家也好,只要能保障贸易中国就愿意接单,采购武器、引进装备这些,都是公开明码标价。 想买可以谈谁出钱卖给谁,从2010年代到现在,这种合作模式一直比较稳,很少出现和人为感情因素强绑架的情况。 现在网上很多人讨论说中国到底关不关心伊朗,说到最后还是离不开利益,中国也好俄罗斯也好,表面上和伊朗在不少领域交流热络,可一涉及风险和成本,大家还是本着现实原则行动。 中国对伊朗的每一笔采购是市场选择,中国无意把伊朗当成铁哥们,也没兴趣去“托底”对方的所有风险,做的是长期稳定的买卖关系。 俄罗斯的态度其实也有点类似,虽然它和伊朗都被美国制裁,看起来像是“战壕兄弟”,但到了石油出口领域,彼此其实是对手多于盟友,中国和印度买谁的石油,完全看价格、路线和配额,面对市场的蛋糕,大家都有自己的算盘。 俄罗斯和中国同时抛弃伊朗,倒不如说大国各算各的账,需要啥就搭一下线,没必要就拉开点距离。 世界经济是个大盘子,市场买卖说到底讲的是利益,伊朗保持低价就能找到买家,对中国来说,原油供应安全和价格合算最重要,如果伊朗哪天变得不便宜了,中国肯定也会考虑调一下策略,生意是生意,感情和现实该分开就分开。
伊朗终于承认了。7月2日,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奇表示,伊朗的核设施在美国的袭
【7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