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来到一名日本朋友家做客,不料却在朋友家里发现一个十分眼熟的铜罐。经过一番思索,他震惊的发现这居然是国宝皿方罍流失已久的器身!为了将皿方罍顺利带回国,过程几经波折又艰辛! 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是国家一代青铜器大师,对文物的研究十分独到。 当他来到一名日本朋友家做客,他瞬间发现这个物件极其像我国的文物。 这一下子,让他禁不住细细推敲,这铜罐为什么出现在一个日本人家里? 究竟经历了多少辗转,这文物才来到这里? 皿方罍的传奇,始于一次偶然的发现。 1919年,农民艾清宴在自家田地劳作时,锄头意外碰触到坚硬异物。 刨开泥土,一件造型雄浑、纹饰诡谲的巨大青铜器赫然显现。 不识其价值的艾清宴,将其视为笨重的“铜罐”,甚至觉得当腌菜坛子都嫌麻烦。 然而,这尊沉睡三千年的商代晚期祭祀重器皿方罍的现世,注定无法平静。 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在古董黑市激起涟漪。 长沙古董商石瑜璋,闻风而动。 他连夜驱骡车赶赴桃源,以400块大洋,从艾清宴手中购得器身。 精明的艾清宴却留了个心眼,偷偷将器盖藏匿,让儿子抱着它前往县立中学,请留洋归来的校长钟逢雨鉴定。 钟逢雨一见此盖,惊为天人,认出这是失传已久的商周重器。 激动不已,当即愿出800大洋求购全套。 然而,当艾清宴返家欲取器身时,却发现石瑜璋已趁虚而入,仅留下200大洋,强行将器身掠走。 钟逢雨愤而报官,却不知更大的黑手已在幕后觊觎。 时任湘军独立师师长的周磐,一个表面儒雅、内里狠辣的保定军校生,早已通过眼线得知皿方罍的价值。 他利用手中兵权,以“代为保管文物”为名,将钟逢雨“请”至司令部,钟校长无奈交出了皿方罍器盖。 自此,皿方罍身首异处,器盖落入军阀周磐的私库。 器身则开始了漫长的海外漂泊,最终被英国藏家收藏。 器盖的命运,同样跌宕起伏。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周磐率残部退守云南,最终在1950年被解放军俘虏。 1952年,因反革命罪行累累,周磐被判处死刑。 在昆明监狱等待最终审判的日子里,绝望的周磐想起了密室中那件尘封的青铜器盖。 他连夜写下“补充坦白材料”,声称愿献出国宝皿方罍器盖,以求“将功折罪”,换取免死机会。 这份材料惊动了湖南省政府,副省长金明亲自带队,携文物专家火速赶赴昆明。 经权威鉴定,确认周磐所献之盖,正是失踪三十余年的皿方罍部件! 然而,历史的审判公正无情。 周磐的累累血债,绝非一件文物可以抵偿。 1952年,公审大会后,周磐被依法执行枪决。 皿方罍器盖,被郑重迎回湖南,入藏湖南省博物馆,成为馆藏珍宝。 直到1992年,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应邀赴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家中做客。 在琳琅满目的藏品中,一件造型古朴、纹饰熟悉的青铜器身,瞬间攫住了他的目光。 这极有可能就是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那件皿方罍盖所对应的器身! 他与新田栋一深入交流,确认此器身确系早年从英国购得。 马承源当即告知对方,其器盖现藏于中国湖南。 然而,新田栋却因器身价值连城且情感深厚,婉拒了出让。 首次追索,功败垂成。 时光荏苒,2014年春,一则震动全球收藏界的消息从纽约传来,佳士得拍卖行宣布,将于3月拍卖皿方罍器身,起拍价高达4000万美元! 这则消息,瞬间点燃了湖南文博界乃至全国爱国人士的热情。 湖南省博物馆迅速行动,馆长陈建明亲自挂帅。 他们深知,此次拍卖是国宝回归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天价竞拍,资金是最大难题。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场声势浩大的“皿方罍器身回归”行动拉开序幕。 湖南省博物馆牵头,联合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和民间力量,多方筹措资金。 同时,副馆长李建毛肩负重任,携带利用现代科技精心制作的皿方罍器盖3D打印复制件,飞赴纽约。 当李建毛将精确复制的器盖3D模型,小心翼翼地覆向静静陈列的器身时,盖与身严丝合缝,纹饰对接流畅,浑然一体! 这一跨越时空的完美契合,令现场所有见证者,包括佳士得专家,无不惊叹动容,直呼“天意”! 这铁一般的证据,不仅确证了器身的身份,更极大地增强了中方谈判的底气和道义力量。 接下来的二十多天,湖南代表团以文物不可分割的民族情感、完璧归赵的文化意义为切入点,据理力争,同时展现出最大诚意。 最终,达成协议,同意在拍卖前以2000万美元的协商价格,出售给湖南省博物馆。 2014年6月,皿方罍器身搭乘专机,从纽约飞越重洋,抵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6月21日,在警车护送和万众瞩目中,它被安全运抵湖南省博物馆。 6月28日,那个注定载入中国文博史册的日子,在无数媒体镜头和观众热切目光的见证下,分离近百年的皿方罍器身与器盖,实现了历史性的合体。 主要信源:(国家文物局 ——《2014年重点文物回归工程实》)
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来到一名日本朋友家做客,不料却在朋友家里发现一个
炎左吖吖
2025-07-01 10:40:43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