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吕后亲妹妹吕媭,被陈平用竹板活活打死。弥留之际,吕媭怒斥:我早该劝姐姐斩草除根!话音刚落,陈平下令,吕氏全族一个不留!其中包括功臣樊哙的儿子樊伉! 如果,吕氏姐妹可以预知后事,肯定恨不得能把陈平扒皮抽筋。 但是,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血海深仇呢? 这得从沛县吕家说起。 沛县吕家的老太爷慧眼独具,力排众议,将大女儿吕雉许配给当时还只是个游手好闲的小亭长刘邦,二女儿吕媭则嫁给了以屠狗为业、后来成为猛将的樊哙。 这两段看似不般配的姻缘,却为日后吕氏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刘邦建立大汉后,登上皇后宝座的吕雉,在夫弱子幼的情况下逐步掌控朝政。 她的妹妹吕媭,作为她的同胞手足和心腹亲信,不仅在姐姐铁腕铲除异姓王如韩信、彭越的过程中深度参与,更在吕后临朝称制时被封为临光侯,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女性列侯,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吕氏姐妹的权势滔天,在本质上动摇了汉初“白马之盟”的政治共识。 刘邦留下的开国功臣集团,如周勃、陈平等人,目睹吕氏子弟封王封侯,把持禁军,尤其是吕禄、吕产等手握重兵,内心早已布满疑云与愤懑。 他们视吕氏专权为对刘氏江山的严重威胁。 尤其是陈平,在吕后当政期间选择了韬光养晦,表面上顺从,甚至被吕媭多次向姐姐指称脑后有反骨。 无奈吕后念及陈平曾在刘邦临终前保全樊哙性命的旧情,始终未下杀手。 陈平的隐忍,为其日后反戈赢得了时间与空间。 一切的转折点发生在吕后病逝。 她这棵大树轰然倒塌,吕氏集团顿时失去了核心和最强的保护伞。 吕禄、吕产兄弟虽然手握兵权,但威望和政治手腕远逊于其姑母。 这给了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开国功臣集团可乘之机。 他们精准地抓住了吕氏外强中干的弱点。 陈平利用人际关系网,巧妙地策反了吕禄的挚友、功臣郦商之子郦寄。 在郦寄的不断游说下,陈平抛出郦寄以情谊为幌子,劝说吕禄放弃兵权,交出象征北军指挥权的将印,回到自己的封国安享富贵,避人口实。 缺乏政治远见和胆魄的吕禄,最终听信了这位“好友”的建议,轻易交出了自己权力的根基。 消息传到吕媭耳中,她如遭雷击,明白大势已去。 这位一向以精明果决著称的吕后之妹,悲愤交加地斥责侄儿的怯懦与愚蠢,认为吕氏的男人太过懦弱,若姐姐在世怎会有今日局面。 然而,醒悟得太迟。 在她责备吕禄的话音刚落甚至可能尚未说完之时,陈平和周勃已如雷霆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计划。 他们迅速掌控了兵权,随即调动军队,将整个吕氏府邸及党羽团团围困。 接下来的场面惨烈无比,复仇心切的功臣集团对吕氏展开了冷酷无情的清洗。 陈平不再掩饰其锋芒,甚至亲自行刑。 吕媭被处以笞刑,用竹板活活打死。 她的临终之言不仅是对陈平的愤怒控诉,更是对整个吕氏家族未能把握时机、彻底根除对手的切肤之悔。 而陈平的回应则是毫不留情,诛灭吕氏全族,无论男女老幼,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务必斩草除根。 这场清洗的一个特殊牺牲品,是樊伉。 他是功臣樊哙与吕媭的儿子,身上流淌着一半功臣、一半外戚的血液。 按理说,他父亲樊哙为汉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是功臣集团的元老。 然而,在陈平“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铁血逻辑面前,樊伉身上来自母亲吕媭的吕氏血脉被判定为致命的原罪。 他因为母亲是吕后亲妹而成为必须清除的“吕氏余孽”,父亲的功勋和血统也无法保全其性命。 樊伉的冤死,印证了血缘和功臣的身份在权力清洗中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吕媭和樊伉的死,以及整个吕氏家族的覆灭,标志着西汉初年吕后苦心经营的外戚政治彻底破产。 陈平等人达到了清除威胁的目的,将代王刘恒迎回继位,开启了“文景之治”。 吕媭的悲剧,是她个人不幸卷入王朝初期血腥权力交接旋涡的宿命写照。 主要信源:(大众日报——史上“特工”第一人陈平之阴谋诡计(下))
范增到底给项羽集团出过哪些计谋?感觉他不怎么的,是不是被高估了1,给项梁
【78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