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女囚张露萍被监狱长威胁,几天后,监狱长却下跪求饶。
1945年深秋,重庆一所国民党监狱内,一位年轻女子张露萍正饱受牢狱之苦。她身上遍布新旧伤痕,敌人的酷刑始终未能让她开口吐露任何信息。这个女子不屈不挠的故事,很快在重庆城内广为流传,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张露萍的故事要追溯到六年前,1939年重庆酷暑难耐的夏季。18岁的她,打扮时尚,穿着丝质长袍,出现在军统电讯部门。她自称是电讯员张蔚林的妹妹,举手投足间流露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她甜美的成都口音和优雅的谈吐,让所有人都误以为她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千金。
事实上,张蔚林是军统内部一位不起眼的小官员,负责电台联络工作。他暗地里却与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兄妹二人配合默契,将军统的重要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去。戴笠亲自策划的多次突击行动都以失败告终,让他怒摔了不少名贵的瓷器。
命运弄人,1940年春节刚过,张蔚林在操作设备时损坏了一件关键部件。本是件小事,却因管理人员的刁难而被关进了禁闭室。心虚的张蔚林担心身份败露,趁看守不备翻墙逃跑了。
这无疑是捅了马蜂窝,戴笠亲自带队搜查了张蔚林的住所,找到了记载电台密码的笔记本,并逮捕了六名同伙。当时正在成都探亲的张露萍收到兄长病危的电报后,匆忙赶回重庆,却在朝天门码头被捕。她经受了各种严刑拷打,老虎凳、辣椒水,她却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被押往息烽集中营。
在狱中,一位四十多岁,肥头大耳的监狱长对她起了歹念。他曾拿出200块银元,试图用金钱和权力诱惑她。张露萍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恼羞成怒的监狱长变本加厉地折磨她,寒冬让她衣衫单薄地站在院中,酷暑则将她关进闷热的禁闭室。
1945年7月,张露萍被判处死刑。行刑当日,乌云密布,快活岭上,七名青年被反绑双手,准备就义。第一枪偏离了目标,擦着张露萍的肩头飞过。她挺直腰杆,用沾满鲜血的手指指着胸口,坚定地说:“打这里!”据说,行刑的士兵当晚都高烧不退,整夜呓语不止。
后来,参与审讯的其中一名特务李某,解放后改名换姓在成都卖凉粉为生。八十年代初,政府组织烈士遗骸迁葬时,他却主动到民政部门自首,交代了当年的罪行,没过多久便中风瘫痪。人们都说,这是因果报应。
如今,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一座汉白玉浮雕静静伫立,栩栩如生地展现着张露萍和战友们的英勇形象。2021年清明节,一位老人在浮雕前久跪不起,他是一位当年护送情报的交通员的后代。一段网络视频记录了老人颤抖着将一张泛黄的电台频率表塞进浮雕底座缝隙的场景。
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电波永不消逝”的专题展览,展出了张露萍使用过的物品,以及她入党时的誓言。这个展览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参观,留言簿上写满了敬佩和崇敬之词。
最令人唏嘘的,是张蔚林的故居。几年前,它差点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幸而当地政协及时介入,将其改建成了红色教育基地。如今,每逢周末,总有许多小学生在这里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老槐树的枝叶也愈发茂盛,庇护着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