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8年,紫禁城内,一位妃嫔因怒杀宫女,面临被废黜的命运。
汪氏,出身内务府正白旗,自小家境殷实,父亲曾任都统,在朝中颇有势力。1763年,17岁的她入宫,初封为永常在。彼时,乾隆帝已53岁,后宫佳丽众多,汪氏起初并不显眼。但她善于逢迎,深得皇太后欢心,由此渐渐得到乾隆帝的关注。 数年间,她步步高升,先为永贵人,后为惇嫔,最终在1774年,因在热河避暑时诞下皇十女,被封为惇妃,跻身后宫高位。次年诞下的固伦和孝公主,更是深得乾隆帝喜爱,聪明伶俐,酷爱骑射,父女情深。这为惇妃带来了荣华富贵,赏赐不断,日子过得舒适惬意。
惇妃性情骄纵,恃宠而骄,对宫中人员颐指气使,动辄发怒,稍有不顺心便大发雷霆。宫人们对她既恐惧又忌惮,不敢轻易靠近。这暴躁的性子,最终酿成大祸。1778年十一月初七,在翊坤宫梳妆时,她因发髻不整,怒火中烧,竟将金簪掷向梳头的宫女,致其当场毙命。
消息传到乾隆帝耳中,他龙颜大怒,下令将惇妃打入冷宫,并惩处相关宫人。就在旨意即将下达之际,年仅三岁的固伦和孝公主哭着跑来,苦苦哀求皇帝饶恕母亲。乾隆帝看着小女儿泪流满面的样子,心肠软了下来,念及孩子年幼,不忍骨肉分离,最终改变主意,不仅没有降罪惇妃,反而将公主送回她身边。
虽然保住了位份,但乾隆帝对惇妃的态度已大为改观。昔日对她的宠爱,如今已荡然无存。惇妃也深知自己闯了大祸,从此收敛锋芒,不再像从前那样张狂。令人惊异的是,她此前还曾假孕欺瞒,却未受惩罚,这次竟因杀人而免于死罪,可谓命大。
1780年,乾隆帝恢复了她的妃位,让她继续抚养公主。固伦和孝公主长大后,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骑射技艺精湛,常伴乾隆帝狩猎,深受恩宠。惇妃也因女儿而继续享受荣华,在其40岁和50岁寿辰时,分别获得300两白银赏赐。1796年,乾隆帝退位,嘉庆帝继位,惇妃作为老妃嫔,在宫中安享晚年。1806年正月十七,她病逝于宫中,享年60岁,遵照礼制,葬于清东陵裕陵妃园寝。而固伦和孝公主,14岁嫁与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婚事盛大,和珅垮台后,公主也历经波折,却最终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坚韧,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惇妃的一生,从平凡女子到后宫妃嫔,几经沉浮,最终靠着女儿的庇佑,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