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3岁乌克兰女子,远嫁给河南穷小伙,婚姻8年生下3个儿子,都上了乌克

如梦菲记 2025-05-17 12:46:26

1998年,23岁乌克兰女子,远嫁给河南穷小伙,婚姻8年生下3个儿子,都上了乌克兰国籍,引得公婆不满,谁料多年后,公公当众抹泪,表示儿媳是自己家的恩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23岁的娜佳从乌克兰敖德萨食品工程学院毕业,她放弃了留在本国工作的机会,带着对爱情的坚定信念,跟随中国男友赵鹏一同来到河南新乡的农村生活。   那年,她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从基辅出发,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抵达这个她从未听说过的小地方。   赵鹏的家在农村,屋子低矮,街道泥泞,和娜佳熟悉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村民听说来了个外国媳妇,都跑来看热闹,婚礼在村里操办得很简单,几张桌子,一些家常菜,就算办完了。   赵鹏的父母起初并不太理解这门亲事,觉得儿子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人,怎么就能娶来一个洋媳妇?对娜佳的举止和语言也感到不适应,家中气氛一度紧张。   婚后几年里,娜佳陆续生下了三个儿子,她很看重教育,希望孩子们未来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便坚持为他们申办了乌克兰国籍,这件事成了家里的矛盾点。   赵鹏父母觉得孙子既然在中国出生、长大,就该是中国人,对这个决定感到不满,娜佳并没有正面争执,她照旧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努力学着用不太熟练的中文与人交流。   赵鹏大学时学的是国际贸易,回国后一直想做点小生意,娜佳有语言优势,能和外国客户沟通,两人干脆搬去宁波开始创业,他们开了一家小型贸易公司,从联系客户、找货源到发货全是夫妻俩亲力亲为。   刚开始业务不稳,有时几个月没有订单,但两人始终坚持,娜佳白天带孩子,晚上帮赵鹏整理英文邮件,有时候还要到市场上和客户谈价格。   几年下来,生意渐渐稳定,收入也逐年增加,他们换了房子,买了车,孩子们上了学,生活看起来终于步入正轨,但好景不长,2007年赵鹏开始持续腹痛,检查后被确诊为晚期肝癌。   这个消息打碎了一家人辛苦构建的安稳生活,娜佳放弃了手头的工作,全力照顾丈夫,带他到北京、上海求医,她变卖房产,关闭公司,甚至向朋友借钱,也要为赵鹏争取治疗机会。   赵鹏的病情恶化得很快,一年内就病重离世,娜佳独自留下来面对三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公婆。   乌克兰的母亲希望她带孩子回国重新开始生活,但娜佳想了很久,还是决定留在中国,她觉得赵鹏的父母已经年老,如果她也走了,这个家就彻底散了。   为了维持生活,娜佳在社区便利店打工,还接一些零散翻译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回来还要辅导孩子作业,给公婆做饭。   她坚持教孩子中文,带他们适应学校,自己也利用空闲时间继续学习语言,几年后,她考取了正规翻译资格证,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兼职工作,收入虽然不多,但勉强够用。   2014年,当地组织“感动中原”人物评选,她被推举为候选人,她没有自荐,也不喜欢被媒体采访,但她的事迹已经悄悄传开,最终被评为年度感动人物之一。   那一年,她还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把三个孩子的国籍从乌克兰转成了中国籍,她觉得,赵鹏已经不在了,但孩子还在,自己也早已融入了这个地方,这样做是对家庭的负责。   在2015年的一次家庭聚会上,赵鹏的父亲站起身来,当着亲友的面擦着眼泪说,娜佳是他们家的大恩人。   若没有她,这个家早已四分五裂,孩子健康成长,老人有人照顾,都是她一人撑起来的,这些话娜佳听着没有回应,只是低头擦了擦眼角,继续忙着为大家添饭。   如今,她仍旧在宁波生活,孩子们已经长大,她的生活依然平凡,每天做饭、打工、照顾老人,但这个家不再是外人眼中的跨国组合,而是一个靠爱和责任维系的完整家庭。   她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一个人的坚持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被鲜花掌声包围,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守住了这个家。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环球网——“新乡洋媳妇”守护欠缺家庭 留在中国照料公婆

0 阅读:153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