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名女孩在江西街头遇到一位奇怪的老人,老人衣衫褴褛,靠捡破烂为生,却能用左手作画,随手画出的作品堪比名家,女孩走近仔细一看,结果发现的真相震惊了全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江西一条热闹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个穿着简单的女孩顺着街边闲逛,在一个偏角处,她忽然停下了脚步。 她看到一个穿着破旧、头发凌乱的老人坐在一张矮凳上,身边堆着些破旧的画板和纸板,老人低着头,正用左手握着一截粉笔,在纸上仔细地描绘。 线条柔和流畅,图像结构清晰,那不是随便涂鸦,而是带着一定功底的作品,女孩愣了一下,出于好奇,她靠近看了几眼,用手机拍了下来,发在了网上。 这个老人叫徐荣发,出生在江西,曾是当地一所职业学校的美术老师,年轻时他读过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学校,担任美术教学,那时他对教学有热情,对画画更是全心投入。 在学校里,他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美术课程,平时认真教课,还会抽空画画,作品常常贴满教室的墙壁,深受学生喜爱。 十几年下来,他虽然在岗位上踏实肯干,却始终没有得到更高的职务,他不善言辞,也不主动经营人脉,在学校里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1996年,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申请停职外出,到广东一所学校任教,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寻找新的机会,他希望自己的能力能被更大平台看见,也想通过新的环境改变现状。 可到广东之后,事情并没有按他想的方向发展,他在新学校里没法适应管理模式,跟同事关系也很紧张,没过多久就被解聘了。 那一年他没能在外面找到新的出路,回到原来的学校时,发现自己已经被除名,失去了工作,生活一下子陷入了低谷。 生活的打击接踵而来,他的婚姻也在这个阶段破裂,妻子带着儿子离开了他,他一个人租了间老旧的房子勉强生活,不久后,他中风了,右侧身体失去知觉,右手再也握不住画笔。 从前赖以生存和表达的手,突然变成了一块没知觉的肉,他不能工作,积蓄用完后,只能靠捡废品度日,白天在街头巷尾翻找瓶瓶罐罐,晚上回到简陋的住处,铺一块木板练习画画。 他开始用左手,一点一点地重新学习线条、构图,起初画出来的形状歪歪扭扭,像小孩的涂鸦,但他不放弃,继续练,哪怕手抖得厉害,也努力控制笔尖。 他没钱买纸,就用捡来的纸壳画,他没钱买颜料,就用粉笔、炭条代替,他画得最多的是人像,有时是街边看到的路人,有时是记忆中熟悉的面孔。 他也常常画王洛宾,说是年轻时听他歌曲听得多,那些旋律陪他熬过了很多苦日子,他的画简单但不粗糙,每一张都带着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坚持。 那个女孩把他的故事传到网上后,很多人开始关注他,他的画也引起了讨论,有人称他是被埋没的艺术家,也有人质疑他的画技是否真的值得被称赞。 一些人说他是靠悲情获得关注,也有人替他叫屈,说他本就应该有更好的生活,不久之后,媒体也开始报道他,拍摄了他的画作和生活,有记者找到他采访,他只是淡淡地说自己还在画,每天都在练。 街坊邻里知道他境遇不好,有人给他送过饭,社区后来也为他申请了低保,他没有大房子,也没有储蓄,生活过得清苦,但他每天都画,不管有没有人看。 他的画有些会卖出去,更多的是自己留着,他不张扬,也不讨好谁,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街角或屋里,画他心中的世界。 徐荣发没有成为名人,也没有参加什么展览,他的画没有高价拍卖,也没有被收藏机构收录,但他在失去一切后,还能靠左手画出一张张稳定的画面,这本身就是一种顽强。 他的故事没有传奇的逆转,但他用行动证明了一个人即使失去了健康、家庭和职业,也能靠自己的一点坚持,活出自己的样子。 他用左手画下的不是名作,而是一种不肯放弃的生活,女孩的照片没有让他一夜暴富,却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普通人怎样在废墟里一点点重建自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66岁“疯子画家”一夜成名,画出天才之作, 被称“中国毕加索”?
2008年,一名女孩在江西街头遇到一位奇怪的老人,老人衣衫褴褛,靠捡破烂为生,却
如梦菲记
2025-05-17 10:46: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