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之际,吕后试探道:“萧何死后,谁来当丞相?”吕后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给他挖

江樵品史 2025-05-13 15:39:18

刘邦临终之际,吕后试探道:“萧何死后,谁来当丞相?”吕后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给他挖了一个大坑……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重垂危。此时正值汉朝初建,刘氏王朝的基业尚不稳固。刘邦心知自己已命不久矣,最担心的是自己驾崩后,皇权旁落于权臣手中。

其时太子刘盈年幼,吕后必将临朝称制。吕后性格强势,若得无限王权,必将大肆封赏吕氏宗族,届时江山社稷难保不至落入他人之手。

于是刘邦设下局中局,安排了一串心腹大臣,确保自己死后朝堂稳定,刘氏王朝得以长治久安。

当吕后来问丞相人选时,刘邦明确指出:萧何之后是曹参,曹参之后是王陵。王陵为人耿直,与吕后必有冲突;陈平谋略深远,周勃军功顶盛,两人正可制衡吕氏。

果然,刘邦驾崩后,吕后临朝称制。她权倾朝野,进封吕氏,几欲篡夺皇权。然而忌惮萧何威望,吕后也无暇大动干戈,维持朝堂稳定。

两年后,萧何去世,曹参继任丞相。曹参深得民心,威望不逊于萧何。吕后亦忌惮曹参,再加曹参对刘氏忠心耿耿,于是曹参在位期间,吕氏势力亦无由扩张。

曹参病故后,王陵拜相。王陵性情刚直,对吕后大肆封赏吕氏强力反对。两人迅速陷入矛盾。吕后誓言首先除掉王陵这个眼中钉。

王陵遂被贬为太傅,陈平取而代之成为丞相。陈平表面上迎合吕后,实则暗中联络周勃。两人联手训练禁军及朝中势力,准备时机成熟后清除吕氏残余势力。

前180年,吕太后驾崩。众臣议立刘盈为帝,是为汉文帝。陈平趁机发动政变,联合周勃兵变,一举诛灭吕氏残余势力。刘氏王朝自此稳如泰山,文帝亦得以亲政。

刘邦在病榻上精心布置的一番人事安排,终于为刘氏王室赢得数十年太平盛世。刘邦殊为明智,不只看重臣子的才干,更看重他们对自己的忠诚程度。他选择德才兼备、又对刘氏忠心耿耿的臣子担纲大任,确保自己驾崩后朝局稳定。

历史无数次证明,人心向背事关重大。昔日同船相伴的臣子,固然可能因利益翻脸;初心不忘的心腹,则可能在关键时刻报效家国。

刘邦凭一人之力建国,关键在于他善识人心,洞悉性情。他不因才能高低异同而轻重缺乏,而是看中人的品质与忠心。也正是这样,刘邦得以托付大任于臣而无后顾之忧。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大林

大林

2
2025-05-13 16:44

恒怎么也不会手误打成盈,实打实的不懂历史瞎抄。

猜你喜欢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