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觉醒的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自己》在写故事的时候,总是会把人物放置在

光亮情感 2024-03-26 22:41:14

《黑塞:觉醒的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自己》

在写故事的时候,总是会把人物放置在一个充满「压力」的情境之中。不如此,人物就不会做出最符合其性格的选择。

譬如,有钱且悠闲的君子,唯有在其陷入窘迫的情境下,才能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个君子。很有可能他只不过带着伪善的面具。

又或者,一个平日里看起来胆小怕事的人,却会因为看到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受欺负,而勇敢站出来,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与这些势力做斗争。

这些所谓「戏剧化」场景,并不只是为了故事而服务的,只为了给观者以刺激、趣味的桥段。而是真实人生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如同故事中的人物。我们认为自己的性格充满了种种光辉的特质。又或者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能力。

这些也许是真的,也许不是。除非面临压力情境,否则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自己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一点也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

在没有压力的时候,负责我们「理性」、「决策」、「自控力」的前额皮层,处于正常运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总是可以做出良好的选择。

可是,一旦面临压力,身体开始分泌大量皮质醇的时候,这些激素就会扰乱前额叶的正常工作。于是,我们的理性、决策、自控力系统就会失效。在这个时候,我们只会做出最容易的选择——也就是我们那些我们最习惯去做的事。

因为所谓「性格」,无非是一个人习惯的综合。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减肥的人,在早晨清醒,前额皮层还正常运作的时候,总是能够轻松克制自己的食欲。

可是一旦到了晚上,他的前额皮层因为疲惫,以及饥饿所带来的压力,开始失效的时候,又总是忍不住进食的欲望。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平日里只是自顾自努力,很少拥有表现机会的人,会在偶然的时刻,焕发出连自己也不曾想象的光彩。

故事通过压力,让我们洞见到人物真实的性格。这一点,并不只是可以指导戏剧的创作。它同样带来了人生的启示:

我们到底如何,并不是「一切就绪」时,状态最好的样子。

而是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之时,一次又一次做出的选择。

黑塞曾说:

「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他通向哪里。」

唯有觉醒,一个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而唯有压力,才能让一个人真的觉醒。

除非我们能够看清楚自己性格中的真实底色,否则我们不会真正拥有改变的动力。

如同故事之中那个有钱且悠闲的君子,唯有当他洞察到自己的伪善,才能真正为了理想的自己做些什么——那个在他没有任何压力的时候,最想要成为的样子。

除非我们能够通过压力来检验自己的能力,否则,我们也不会知道,那些默默无闻时的努力,原来并不是在苟且的生活。我们总是可以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发出耀眼的光来。

0 阅读:1
光亮情感

光亮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