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能怎么生活#
生活中并不只是两点一线、柴米油盐,也有类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细小浪漫和平淡幸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爱美,无论是在装扮步骤之繁复还是饰品之奢华,都令现代人感到望尘莫及,所以可不要小瞧古人追求美与浪漫的精神噢。另外,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美的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它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变迁以及社会发展。今天小猿就带大家“一路向西”去看看古犍陀罗地区人们的美丽饰品以及化妆用具吧[送花花]~
图1: 垂饰(Pendant)
金 公元前1世纪
塔克西拉西尔卡普
塔克西拉博物馆藏
[太阳]此件装饰由花朵和垂饰组成,用途应为耳环。顶端圆环可供悬挂,下方花朵的6个花瓣用立体联珠纹加固。花瓣根部有心形小隔室,隔室中本应镶嵌人造宝石或宝石,现已不存。花瓣尖连一圆环,下垂6条链子,末端为漏斗状铃铛。印度早期塑像上常见此种铃铛,应是从首饰改造而来。
图2:耳饰(Ear Pendant)
金 前1世纪
塔克西拉西尔卡普
塔克西拉博物馆藏
此为一只水蛭形状装饰和垂饰组合而成的金耳环。耳环上半部分是无花纹的水蛭状新月形,有扣环。水蛭上挂着一个可以动的圆环,圆环上挂着花蕾形状的垂饰。水蛭是薄金片构成的,核心为紫胶或沥青,这种做法来源于希腊人,在塔克西拉的首饰中很常见。
图3-4: 化妆盘(Toilet—tray with Drinking Scene)
片岩 公元前1世纪
塔克西拉西尔卡普
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图3)西尔卡普出土的化妆盘大多来自宗教建筑集中区,装饰着浮雕人物或场景。此件化妆盘划分为三个区域,上部为一对半身男女手持酒杯在饮酒的场景。这一题材源自希腊或罗马的古典造型,但正面像的表现和衣褶的处理特征,应是伴随印度帕提亚人的进驻而传入犍陀罗地区。
[音乐](图4)此化妆盘表现的是躺卧宴乐场景,人物穿着希腊式长袍,底下区域中有七条线,整个形如棕榈叶。希腊艺术当时在塞人的统治下越来越衰败,人物头发如假发,眼睛突出,表明化妆盘的制作已完全脱离希腊化,而与印度传统融为一体。
图|观察猿小羊拍摄于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