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历史云讲堂#
【铜鎏金浑天合七政仪】 (18世纪)
故宫博物院藏
此仪底部为一圆形铜盘,圆形铜盘上嵌一指南针。盘四周以6根铜镀金柱支撑上部的圈环装置,仪器主体由外、中、内三重套环构成。里层为设有七星的七政盘,七政盘外层设有火、木、土三颗行星,其中木星带有四颗卫星,土星带有五颗卫星;中层设有地球和月亮;内层设金、水二星;正中间是太阳。七政盘上的月球为黑白二色,分别代表背地面和向地面。中层为十字相交于南、北两极的经圈,构成四条明显的经线,上附5个互相平行的圆环,自上而下(即由北向南)依次为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和南极圈。此外还有一带状宽环斜附于十字经圈上,为黄道带,其中心线就是黄道。与此同时,该仪器外层结构与中国古代的浑天仪极为相似,可视为浑天仪和太阳系仪合一的作品。
太阳系仪最早出现于18世纪初的英国,是用来演示行星、地球及月亮等星球绕日运动的仪器。18世纪中后期,部分太阳系仪通过不同途径传入中国,其中部分进入了清宫廷。清宫廷将图中这件器物定名为“浑天合七政仪”,显示出太阳系仪和它所反映的日心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送花花]。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观察猿平次拍摄于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