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它貌似有点不开心呢[抱抱]
#小猿看文物# #国潮正当红#
【六朝人面纹瓦当】(魏晋南北朝)
尺寸:直径14cm,厚5cm
出土地:南京市大行宫工地
收藏单位:南京市六朝博物馆
瓦当,伴随着陶瓦应运而生,又称“瓦挡”或“瓦头”,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常见构件,一般用于宫殿、衙署、寺观等高规格的建筑,用以保护檐头,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历代瓦当纹饰多样,风格各异。其中,人面纹瓦当在国内其他地区出土较少,极具特色。今天小猿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六朝人面纹瓦当。
此瓦当为灰陶质。瓦当正面为一个浅浮雕的人面图案,眉、眼、鼻、面颊、口、胡须俱全,生动形象,诙谐可爱的人脸,仿佛是有生命的装饰。
瓦当图案往往能够映射当时的社会风尚,或反映思潮,或寄托愿望。六朝时期的人面纹瓦当,仅存在于东吴至东晋早期并盛行于当下的江南一带,由于时间短暂,其当面图案的寓意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论。有人说,他们是“厌火夫子”,也就是有着佑护建筑物避免火侵蚀的意义。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表达“喜、怒、哀、惧、爱、恶、欲”,和六朝时代注重“人的内心”的风尚所契合。
在铸造技术方面,人面纹瓦当有“千人千面”的特色,匠人们在创造人面纹瓦当时,更加注重表现人类面部的不同,更是巧妙地利用了五官或是表情变形的方式,造就一种浮夸的演绎,有“轻形而重神”的风格。
图片来源:
南京市六朝博物馆官网
资料来源:
1.贺云翱.“六朝瓦当”研究回顾及对若干问题的探讨[J].东南文化,2011(02):60-69
2.贺云翱著,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文物出版社,2005.03,第17页.
3.贺云翱著,六朝文化 考古与发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04,第135页.
4.邵磊,沈利华编著,瓦当收藏知识三十讲,荣宝斋出版社,2008.08,第108页.
5.刘璐璐. 南京出土人面纹瓦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李绍斌.六朝人面纹瓦当[J].收藏界,2003(10):15-17.
7.南京市六朝博物馆官网
文|观察猿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