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历史云讲堂#
【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唐)
高54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42厘米 重 20.9克
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970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发现了一批陶瓮和银罐。经过发掘和清理,金银器皿、银铤、钱币、玛瑙等一千余件文物重见天日,出土了兽首玛瑙杯、舞马衔杯纹银壶、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等珍贵文物。今日何家村所在位置正是文献中记载的唐长安城兴化坊内。这批窖藏之后也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列为“20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之一。
这只银杯呈八曲葵口,口沿錾刻一圈联珠,杯腹上部以柳叶条作界,分为八瓣,下腹锤揲出内凹外凸的八瓣仰莲以承托杯身。在口沿下一侧焊接有三角形指垫,指垫上的圆片装饰着鹿与花枝,指垫下的联珠环柄仅容一只手指。杯底焊接着莲瓣纹的八棱形圈足上也装饰有联珠纹。
银杯的主体纹饰分布在外壁的八瓣内,四幅男子狩猎图与四幅仕女游乐图相间排列,宛若八道银色作底、鎏金装饰的屏风。四幅狩猎图中的男子有的张弓搭箭、骑马飞驰,有的披发持檛(zhuā,木制马杖,可策马和呵斥野兽,起清道作用)、架鹰携犬,追逐来去,紧张刺激。四幅游乐图中的仕女悠游于花园之中,或观蝶漫步、或弹琴吹笙、或相对交谈,十分惬意。紧张的节奏与悠闲的气氛对比鲜明、动静相宜,生动地勾勒出唐代男子与妇女生活中的重要情景,颇具艺术感染力。
银杯内的底部纹样,水波阵阵,中间錾刻出摩羯头和三条鱼尾、口边有两条长须的鱼,凹陷的八瓣内相同地刻着四组山峦,纹饰鎏金。当杯中盛放酒或水以后,就仿佛在微波荡漾的池中得以看鱼儿游动,水草漂浮,无不给平凡的饮食生活增添了几许乐趣,构思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典型的八曲葵口和圜底碗形,吸收粟特银器特点的指垫上的鹿与指环,反映突厥人形象的狩猎图中的猎人,盛唐时期画的典型题材的仕女游乐,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内底的摩羯纹......银器瑰丽独特的造型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反映。
猎场上马蹄声阵阵,花园里的笑语也未曾远去,凝视金器,回味时间,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锦绣大唐[哇]。
资料来源:
1.《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文物出版社,第2-10页和第66-73页。
2.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J].文物,1972(01):30-42.
3.齐东方.唐代粟特式金银器研究——以金银带把杯为中心[J].考古学报,1998(02):153-170+265-266.
图片来源:
《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第53页和第67-73页
图1-3|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图4|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指垫
图5|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上的图样和纹饰
图6|唐长安城复原图
文|观察猿白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