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预感,中国航发这次真的要变天了! 不是因为新董事长张玉金上任,也不是因为涡扇15实现技术突破,而是因为美国断供发动机后,中国航发产业链竟在一年内完成自主化替代。商用发动机长江1000A试验数据已超越同级别美系产品,90%关键零件实现国产。 美国制裁前,中国航发集团已用增材制造技术将发动机零件从200个减至3个,故障率降70%。现在全集团91个车间实现数字化,生产效率提升40%。张玉金在十五五规划会上强调的开放协同产业链正在发酵,沈阳机床的智能系统将涡轮盘加工精度控制在1微米,成本仅为进口设备三分之一。 特朗普政府断供LEAP-1C发动机时,以为能掐住C919命脉。但中国同时打出稀土反制牌,美国F35生产线因稀土短缺受阻。这场博弈反而加速了中国航发技术落地,中俄合作的PD-35发动机及国产CJ-1000A形成双保险。原来被嘲笑的航空弱国,现在正制定第六代变循环发动机新规则。 中国航发突破制裁 航空发动机自给之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