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稀土“绕地球一圈”卡壳了!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声明:以后不再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特

稀土“绕地球一圈”卡壳了!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声明:以后不再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特别是钕和镨。 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到尖端武器系统,现代科技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的参与,在17种稀土元素中,钕和镨尤为特殊,它们是制造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关键原料,而这些磁体则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核心组件。 但重要归重要,稀土这东西得经过一整套复杂的加工才能用,不是从地里挖出来就能直接装到手机里的。 美国这次断供的是“稀土精矿”,说白了就是刚从矿山里提炼出来的半成品,还得经过分离、提纯这些关键步骤,才能变成能做磁铁的材料。 而这恰恰是咱们中国的拿手好戏,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咱们这儿,特别是重稀土分离,几乎是咱们独家垄断的活儿。 可能有人要问,那咱们不进口美国的精矿,原料够不够用?这事儿得看数据说话。 今年前8个月,咱们从美国进口的稀土原料占比是28%,看着不少,但还有缅甸占了48%,老挝占了24%,这俩国家的货完全能补上来。 而且从4月份美国那家公司第一次说停供开始,6月和8月咱们从美国进口的精矿已经是零了,也没见咱们的电动车、手机停产,说明早就有准备了。 更关键的是,咱们自己也有稀土矿,北方的包头、南方的赣州,都是稀土重镇,实在不够还有战略储备,根本不愁没原料。 再说说美国那边的情况,他们纯属给自己找别扭。美国的稀土储量其实不小,全球排第三,但他们就只会挖矿,不会加工。 加州那个最大的矿山,挖出来的精矿以前全运到中国四川来分离提纯,因为他们自己没这技术,也没这产能。 现在说不卖给咱们,这些精矿堆在他们那儿就是废石头,卖不出去还得花钱保管,你说亏不亏? 有人说美国不是在搞自己的供应链吗?马来西亚刚量产了重稀土,加拿大也能做出高纯度的产品。 我跟你说,这些都是表面风光,马来西亚那个工厂,生产一公斤氧化镝的成本要15美元,咱们才4到7美元,差了一倍多。 而且他们用的关键设备离心萃取机还得从中国进口,分离出来的纯度还不到90%,咱们能做到99.9999%,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加拿大那个厂看着能年产400吨镨钕金属,听着不少,但也就够50万辆电动车用,全球一年电动车产量几千万辆,这点量塞牙缝都不够。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军工企业,他们每年需要2300吨重稀土造武器,现在60%都靠马来西亚那个工厂供应,但那工厂的货成本高、产量低,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美国自己新建的加工工厂,要么负债累累,产能利用率连30%都不到,要么还在环评阶段,光审批就得等三年多。 就算将来建好了,技术工人也不够,现在全美国懂稀土化工的熟手就三四百人,缺口上千,短期内根本补不上来。 其实美国心里比谁都清楚,离开中国的加工能力,他们的稀土就是废柴。 今年前9个月,他们官方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氧化物少了42%,但通过泰国、墨西哥转过来的货多了,这些货看着是“非中来源”,其实都是中国保税区的产品,换个地方贴个标签而已,自欺欺人罢了。 有专家说了,美国想建一条完全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最少得5年,运气不好得15年,这期间还得求着咱们帮忙加工。 咱们现在不仅不怕他们断供,反而掌握了主动权,今年10月咱们已经把更多稀土元素和加工技术纳入出口管制了,就算不是中国造的产品,只要用了咱们的原料或者技术,也得经过咱们批准才能出口。 这招特别管用,就像美国卡咱们芯片一样,现在轮到他们着急了,之前日内瓦和伦敦的贸易谈判,稀土就成了咱们的筹码,英伟达的芯片能重新出口中国,背后就有稀土的功劳。 可能有人担心,这事儿会不会影响咱们买电动车、手机?我跟你说,短期内根本不会。 咱们的稀土加工企业早就找好了替代原料,缅甸、老挝的货能及时补上来,而且咱们还有库存。 就算原料价格涨一点,咱们的加工成本低,消化这点涨幅完全没问题,不会像美国那样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反而美国的小企业已经开始难受了,玩具厂、螺栓厂因为关税和原料问题,利润少了三分之一,有的都要涨价了。 说到底,美国这次断供稀土精矿,就是打错了算盘。他们以为卡住原料就能拿捏咱们,却忘了稀土产业的核心在加工,不在挖矿。 咱们有技术、有产能、有替代来源,还有政策管控这张牌,根本不怕他们折腾。而美国自己呢,矿山挖出来的精矿卖不出去,加工工厂建不起来,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缺原料,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觉得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以后还得继续攥紧加工这个核心优势,同时多找几个原料来源国,把供应链做得更稳。 但要说怕美国卡脖子,那真没必要,他们现在的本事还没到这份上,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只会让自己更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