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美联储鲍威尔宣布 2025年10月1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暗示,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结束自2022年6月启动的缩减资产负债表(QT)进程。 然而,在这一政策转向的背后,有一个关键角色不容忽视,那就是美国财政部。实际上,财政部大规模发行国库券的行为,正在无形中“倒逼”美联储提前结束缩表。 缩表本质是美联储“抽水”,让市场上的钱变少,可财政部却在疯狂“发债吸钱”。截至9月底,美国银行业准备金已跌破3万亿美元,连续七周下跌至年内最低水平,这就是双重压力的直接后果。 鲍威尔嘴上曾说准备金还“充裕”,但市场早给出了信号。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已从区间下限往上走,这可是融资成本抬升的明确预警,2019年资金市场动荡的阴影谁也不敢忘。 华尔街投行早看透了门道。巴克莱、道明证券全把结束缩表的预测提前到了今年,有的甚至认为10月底的会议就可能官宣。财政部的发债计划太狠,一般账户余额眼看就要冲9000亿美元,美联储根本顶不住。 这哪里是政策转向,分明是被现实“架着走”。一边要防流动性枯竭,一边要应对劳动力市场疲软,鲍威尔的“鸽派”表态更像无奈之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