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个人再坏,也没有杀汉献帝。他的儿子曹丕,也没有杀汉献帝,而是禅让完后,将其贬为山阳公,汉献帝做山阳公后,还活了几十年,妻妾成群,子孙兴旺。再看看司马家族,江山是别人的,身无寸功。 你说曹操是奸雄,我信。可你说他狠到连汉献帝都不放过,那就真冤枉他了。 曹操一辈子权倾朝野,兵权在握,皇帝就在他掌心转圈,可他愣是没动刀子。 反倒是几十年后,司马家那帮人,一边口口声声说“忠臣”,一边干着弑君灭族的活计,连个像样的借口都没有。 说到底,一个是自己拼出来的天下,另一个是偷来的江山。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年纪轻轻就成了傀儡。 董卓、李傕、郭汜轮番把他当玩具,折腾得不成人样。 后来曹操出场,迎他到许昌,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其实就是拿皇帝当招牌。 但是你别说,这招还真灵。各地诸侯还真不敢乱动,毕竟谁也不想背个“造反”的名声。 可问题来了,曹操这么牛,要不要直接篡位? 他没动。一直到死,曹操都没称帝。他要的是实权,不是那顶帽子。 他知道,汉室虽然烂了,但名声还在,真要废帝,天下人未必买账。 等到他儿子曹丕上台,才走了一步大棋——禅让。 那一场“三辞三让”的戏,演得滴水不漏。 汉献帝主动“让位”,曹丕“勉为其难”接受,礼仪规矩一样不少,史书上写得干干净净。 结果呢?汉献帝不仅没死,还活得比以前舒服得多。 被封为山阳公,封地、俸禄、仪仗一样不少。 该吃吃、该喝喝,妻妾成群,子孙满堂,活到五十多岁,算是有始有终。比起早年颠沛流离,后半生简直像退休享福。 这就叫政治智慧。你不必真心尊重,但面子上得过得去。 曹操父子明白一个道理:牌坊不能推,全推了,天就塌了。 可你再看看司马家,那个真叫“下不来台”。 公元249年,司马懿来了个狠的——高平陵政变,直接把曹爽给连锅端了。 前脚还在洛水发誓保他性命,后脚就诛他三族,说翻脸就翻脸。 接下来,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轮番上场,干的活比前一个更绝。 曹芳不听话?废了。皇后不乖?杀了。宫里妃子?送人侮辱。这哪是权臣? 这就是宫斗剧里的反派BOSS。 最离谱的是曹髦那一出。 一个皇帝,被逼得亲自带人冲出宫门讨伐司马昭,结果在大殿门口被成济当街刺杀。 19岁,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来得及,血就洒在了京城石板上。 你说这叫个啥?这不是杀君,这是杀脸面。连点遮羞布都不留。 而曹奂那位最后的魏帝,司马炎来了个禅让,表面跟曹丕学,实则全不是一回事。 曹奂被封陈留王,但实际上被软禁,宗室也几乎清洗干净。 没几年,西晋就陷入“八王之乱”,再加个“五胡乱华”,中原地带直接炸锅,三百年战火连天。 你要说这是巧合?那就太天真了。 司马家得国不正,心里没底,整天想着清除异己,结果自家宗室内讧,把天下撕成碎片。根本没那个坐江山的命,却偏要抢别人的椅子。抢了坐不稳,就怪椅子不结实。 再说一句刺耳的。曹操再奸诈,至少打下了半壁江山,靠的是兵马和谋略。司马家呢?靠耍心眼、背誓言、杀皇帝。你说这两拨人能一样? 曹操没杀刘协,后人还能说他有气度,有分寸。司马懿杀忠臣、司马昭刺君主,史书上连个好字都没落着。 西晋才五十年就土崩瓦解,可曹魏撑了四十多年,打下了南北统一的基础。谁高谁下,历史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别看今天说历史,但事儿放到现在都不过时。一个人,得了权,怎么对待前人、老东家、旧体系,能看出他有没有底线。 曹操有手段,但不绝情;司马家有野心,却没底线。 这就是区别。
曹操这个人再坏,也没有杀汉献帝。他的儿子曹丕,也没有杀汉献帝,而是禅让完后,将其
地缘历史
2025-10-04 15:47: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