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知青刘小勇考上大学,准备出发去报到。农村女友红着眼,紧张道:“你,你

地缘历史 2025-10-04 15:47:21

1977年,知青刘小勇考上大学,准备出发去报到。农村女友红着眼,紧张道:“你,你还会回来吗?”刘小勇握紧她的手,坚定道:“乖,你在家等我,我大学毕业,一定回来娶你。”至此,女友天天在村口等待。   刘小勇是北京来的知青,白净、斯文,话不多,眼神却亮。   1969年,他插队到了陕北米脂的一个偏远山村,一来就水土不服,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还总是腹泻。   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面饼和野菜汤,天天顶着风沙下地干活,整个人像是被生活砸了一拳。   可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那一次摔下山坡。   为了改善伙食,他和几个知青上山抓野鸡,脚下一滑,整个人滚下去,躺在坡底时,胳膊和小腿都骨折了。   村里人七手八脚把他抬到老中医王海林家里,那一晚,刘小勇疼得打摆子,眼睛迷糊间,看见一个女孩给他擦汗、喂药——那就是王爱娟。   她扎着麻花辫,脸圆圆的,大眼睛,说话轻声细语。   刘小勇后来回忆,那时他就觉得,这丫头不是村里人,是他命里的那盏灯。   养伤那几个月,王爱娟几乎每天都守在他身边。熬药、炖汤,甚至花了自己攒了好久的钱去镇上买了只鸡给他补身体。   她不说什么,只是默默做。刘小勇看在眼里,心一点点地软了下来。   伤好后,他没走。他开始跟着王海林学医。   王老先生看他聪明,也愿意教。   出诊的时候,走在山路上,王海林在前头背药箱,他在后头背本子,王爱娟则跟在一旁提水壶。   三年时间过去,刘小勇已经能独立看些小病。村里人都说,这北京娃娃有出息。   可问题来了。   1974年,王海林突然病倒,三天没挺过去。   临终那天,他拉着刘小勇的手,说:“小勇,我这闺女交给你了。”   刘小勇含着泪点头。可王家要守孝三年,原本打算的婚事就这么搁下了。   偏偏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了。   很多知青都在犹豫,有的放弃了,有的偷偷报了名。   刘小勇一开始也没打算考。守着王爱娟,他觉得这辈子就在村里扎下根也不是不行。   可王爱娟却说:“你得去。”   “你是读书的料,不该埋在这。”她一边说,一边把刘小勇藏在炕洞里的书拿出来,拍了拍灰尘,“我帮你守着咱家,你去追你的路。”   刘小勇咬牙白天干农活,晚上点煤油灯复习,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眼神却更亮了。   那年冬天,他收到了北京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村里人都震惊了。有人说他走了就不会回来了,有人说傻丫头太傻了。   可王爱娟不信。她送他到村口,眼睛红红的,却没哭。   只是那句:“你还会回来吗?”像钉子一样,钉进了刘小勇心里。   五年时间,王爱娟天天去村口等他。   风里来,雨里去。她识字不多,收到信后总得请村小学老师代读。   回信也不会写,就让老师代笔,只在信尾签上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很认真。   刘小勇在大学里,一心读书。   女同学有喜欢他的,他一概不理。   母亲托人介绍对象,他回信说:“我已有未婚妻,在陕北。”   1982年夏天,刘小勇毕业了。   分配到了北京一家大医院。第一件事,不是上班,而是请假回了陕北。   他回到村口时,正好是个傍晚。   王爱娟坐在老槐树下,听见脚步声,转头那一刻,手里还拿着那本旧笔记本。   她没哭,只是说:“你咋黑了?”刘小勇一句话没说,直接把她抱住:“我回来了,咱们成亲。”   婚礼很简单,只有两桌饭,可整个村子都来了。   第二年,他把王爱娟接去了北京安家。   她不识路、不懂公交、不敢进超市,连洗衣机都不会用。可她肯学。   后来还在医院做了护理员,穿上白衣服,刘小勇笑着说:“你像刚来我家那会儿,只不过这次,是我照顾你。”   他们有两个孩子,女儿成了律师,儿子当了老师。   很多年后,他们手牵着手走在公园。   王爱娟问:“你还记得我问你的那个问题吗?”   刘小勇笑了:“记得。”   “你说什么来着?”   “我说,乖,你等我,我大学毕业,一定回来娶你。”   她点点头:“你真回来了。”   他握紧她的手,眼里还是当年那股坚定:“我说过的,就一定做。”   有些承诺,不是说出口就完了,而是得用一辈子去兑现。

0 阅读:0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