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中国在全世界一个朋友都没有”!高志凯回怼:“如果印度不把中国当朋友,

文史啊旺 2025-10-03 23:45:47

印度学者:“中国在全世界一个朋友都没有”!高志凯回怼:“如果印度不把中国当朋友,那你们永远别想当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这是高志凯在阿联酋举办的国际论坛上,激辩印度学者的对话! 这个事件发生在阿联酋的阿拉伯战略论坛上,论坛主题绕着中东安全和全球格局转。 印度学者纳伦达在那儿发言,直截了当说中国全球没啥朋友,外交上孤立啥的。这话听着就刺耳,尤其在中印关系本来就敏感的背景下。纳伦达是印度智库圈的,平时爱在国际场合放话,立场偏向印度利益,经常拿中国当靶子。 高志凯作为中国代表,没客气,直接回应,说印度要是不把中国当朋友,就别指望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话戳中要害,因为安理会改革这事儿,印度追了快30年了,中国作为现任常任理事国,手里握着否决权,印度想上位,必须过中国这关。 为啥高志凯点这个?得说说安理会改革的来龙去脉。联合国安理会这五个常任理事国——美、俄、中、英、法——是二战后定的规矩,现在全球变了,新兴国家想分杯羹,尤其是G4集团,日本、德国、印度、巴西。 印度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游说,靠着人口、经济体量这些筹码,拉拢欧美支持。莫迪上台后更积极,2011年巴西金砖峰会时,印度就公开要常任席位,中国当时表态理解印度地位,但强调改革得靠共识。 2020年,张军代表中国在联合国说,支持安理会与时俱进,但方向得对,得增加发展中国家声音,得维护多边主义。 中国从来没公开反对印度入常,外交部多次回应,说重视印度作为新兴大国的角色,但入常不是谁说要就要,得全体常任理事国点头。 印度为啥这么急?它觉得自己是民主大国,人口第一,经济增速快,军事实力也不弱,在印太地区想当老大。 但现实骨感,俄罗斯支持印度入常,美英法也点头,但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绊脚石。巴基斯坦是印度的老对手,那不用说,中国这边呢,虽然中印经贸额破了1000亿美元,但边境摩擦、印度加入四方机制这些事儿,让关系时紧时松。 2024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小组报告又提了,印度积极运作,但中方重申,得平衡各方利益。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最近还说,印度巴西该进常任,以反映多极世界。 但这事儿说易行难,非洲集团、阿拉伯集团也有诉求,国家集团内部还吵架,改革草案到现在都没过半数票。 高志凯的回应听着狠,但挺接地气,直指痛点。印度总爱在国际上放话,说中国扩张啥的,但自己想进常任时,又得求中国支持。这不是双标吗?中国外交讲究共赢,一带一路拉了这么多国家进圈子,亚投行成员超百个,朋友圈大着呢。 纳伦达那话听着像印度国内鹰派调调,忽略了中国在金砖、上合这些机制里的作用。事件出来后,社交媒体炸锅了,抖音、TikTok上视频转了几万次,印度媒体转载时带点酸味,阿联酋本地报则说这是中印对话的必要一环。 高志凯回北京后,上了几档节目,复盘安理会事儿,推动公众聊这个话题。 这事儿也反映出中印关系的常态。两国经济互补,印度IT服务来中国,中国的制造去印度,但地缘上总有摩擦。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禁了上百中国App,拉高关税,但2023年贸易额还是涨了4.4%。 中国立场稳,支持印度在国际舞台发声,但前提是别针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说,中印是邻居,得互信互利。纳伦达这种学者言论,代表不了印度政府,但也暴露了印度舆论场的偏见,总爱炒中国威胁论。 安理会改革这潭水深,印度想进,得解决几个硬伤。第一,内部团结,日本德国也想进,但意大利西班牙不干;第二,否决权问题,G4要带否决,但美俄中反对;第三,区域平衡,非洲要两个常任,阿拉伯要一个。 中国推的方案是增加常任但不扩否决,优先发展中国家,这跟印度诉求重合不少。但如果印度继续在南海、台湾问题上站队美国,那中国为啥帮它?高志凯的话就是提醒,国际关系不是儿戏,得讲实际。

0 阅读:10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